,網友快言" />
20多年來,他獻血超過10萬毫升,相當于20多個成人全身的血液總量,獲得過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現在他棲身南京一處立交橋,靠撿廢品維持生活,他就是48歲的湯文祥。昨天記者見到了湯文祥的“家”。這個“家”只是一個用硬紙殼、木板搭起的小窩,他說,“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碰到葷腥了。”(7月16日 《現代快報》)
每一個苦情的故事,都有著無奈的經歷。但是,也不是每一個苦情的苦澀都能怪罪這個社會,盡管我們的社會還不完美。
不忍心去責怪獻血大王,他已經如此潦倒。但是,沒有任何人有權力把自己的貧困完全推卸給社會。獻血大王住橋洞,無肉吃,或許和社會的不公平有著關系,但是不是也和自己的放棄有著關系呢?可以同情的人必定要有這么幾個要素:生活不幸,重病纏身,身有殘疾,遭遇不公!獻血大王有沒有這些情況?
獻血大王今年48歲,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在橋洞下已經住了很多年,也就是說選擇流浪生活的時候,他才40出頭,這個年紀正是人生的壯年。人生壯年、身體沒有惡疾、也不是殘疾人,按說靠著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自食其力,最起碼還不至于去住橋洞。
那么,這位獻血大王為什么選擇了這樣的生活呢?報道說,他離了婚,孩子和房產都給了妻子。這是他選擇遠離家鄉的原因,難道這樣的原因足以讓他自暴自棄嗎?這樣的理由不夠冠冕堂皇。獻血大王可選擇的生活還有很多。一是,離開家鄉后靠打工養活自己,做保安、販青菜、干建筑都是出路。二是,如果真的不愿意干這些,回到家鄉也還是可行的。盡管房產都留給了妻子和兒子,家住農村的他總還有幾畝薄田吧?種點糧食、種點蔬菜能不能做自只給知自足?
在報道中,獻血大王感慨地說:“我已經好久沒獻血了,有高血壓。”是的,獻血的舉動是充滿愛心的,但這卻不是一個功勞簿?有高血壓也是實情,但也不是住橋洞的必須。高血壓這樣的病是很普遍的,靠著自食其力去吃些高血壓藥品,也還是能夠做到的,就看你愿不愿意為了自己去奮斗。
有些苦情是值得同情的,也可以去埋怨社會。獻血大王住橋洞這樣的事情,卻不能把責任完全歸咎社會和他人。你并不是一個完全沒有能力的人,力氣總可以改善自己的困境吧?
想起依然在流浪的“中國第一丐”,曾為汶川地震捐出所有乞討錢款的他依然在做著“靠智慧發大財的夢”,有人勸他回家去種田,他說那不是我的夢想;想起有了工作之后,又辭去工作繼續到地鐵里去流浪賣藝的那位“世界冠軍”,他也說“那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每一個人都不能生活在真空里,每一個人都不能能生活在自己編織的夢里。有夢是可貴的,但是當在夢里沉睡不醒的時候,那只會是噩夢一場。
現代快報的報道說,很多市民表示:這個獻血英雄值得敬佩,應該幫幫他,幫他什么呢?能幫他一次能幫他一輩子嗎?是幫著他去回家種地,還是幫他娶妻生子?
請讀者一起思考這樣的問題:“獻血英雄”住橋洞究竟是誰的錯?(中國臺灣網網友 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