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伐交思想對當代戰略思維有很大的影響,對當今世界和平有著重要意義”。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亞洲部主任瓦萊麗·妮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孫子主張“不戰而勝”,盡量避免戰爭或把戰爭的災難降到最低程度,這種思維十分符合今天的世界。
妮凱是法國戰略和軍事研究專家,法國著名孫子研究女性學者,她撰寫有許多研究報告、專著和文章,主要涉及冷戰結束以來亞洲的地區均勢演變和戰略問題、地區大國的防務政策以及擴散問題。其著作和論文包括“中國力量崛起”:“和平還是沖突”、“歐盟的中國政策”、“防務理論與中國安全”、“冷戰結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中國的戰略基礎”、“冷戰結束后亞洲的戰略形勢”、“歐盟與亞洲的戰略伙伴關系”、“多極世界的伐交思想”等。
妮凱說,孫子在“謀攻”篇中表達的“伐交”思想,實際上,孫子建立了一種取得戰爭勝利的次序:即伐謀--伐交--伐兵。首先是伐謀,其次是伐交,伐兵是下策。我注意到,幾年前中國孫子研究學者發表了一篇題為“孫子的伐交思想與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文章,將“伐交”解釋為“用外交取勝”。外交與取勝這兩個詞使人想到了孫子的另一思想--不戰而勝。
《孫子兵法》的成書年代是中國的春秋末期,七雄并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孫子兵法》反映出春秋時期爭霸戰爭的特點,提出“不爭天下之交”。當代世界出現了多極化趨勢,用今天中國專家的看法,這種新的國際秩序可被稱為“新戰國時期”。因此,孫子的伐交思想仍然適應。妮凱比較說。
妮凱認為,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從一個穩定的兩極系統發展成為一個更動蕩、更不穩定的系統,幾個國家或幾個國家集團試圖避免出現一種單極稱霸的局面。而兩極系統的結束對某些國家來說,可能是對國際力量重新分配的機會。在這個"新戰國時期",人們用一種冷戰時更靈活的方式使用新的聯盟戰略。人們開始重新尋找或獲得更大的活動空間。這就是為什么孫子“伐交”思想提供了一種有趣的分析方法。
妮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多極化意味著什么,或者更確切地說,每個國家賦予多極化什么含義?多極化是一個趨勢,即世界是由多種力量、多種社會制度、多種發展模式和多種價值觀構成的,它承認了世界的多樣性。各種力量之間的平衡與制約,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促進了大國關系的緩和。為了對付共同的威脅——恐怖主義,大國之間開始嘗試進行新的對話,并加強合作,從而使大國之間的聯系加強,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妮凱稱,一些國家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致力于建立一個多極的世界,并在穩定的國際系統中出現,這種系統應建立在共同的利益上。人們可以看到多極化成為現實,但不能肯定每一極下的所有國家都從中受益。對這個層次的國家而言,多極化可能導致新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為了多極化的運行,應該結合并尊重所有的國際準則。
妮凱指出,在世界多極化趨勢下,人們使用孫子的“伐交”的原則也就更為實用。當代世界多極化有利于國際社會的各種力量加強協調,平等對話,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國家之間的爭端和地區之內的沖突,只有通過對話談判、平等協商,才能求得解決。(韓勝寶 龍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