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泠一 (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民生發展報告》主編)
嘉賓: 潘世偉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王逸舟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
吳建民 (原中國駐法國大使、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
秦亞青 (外交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
黃仁偉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主持人:為應對復雜外部環境的多樣化挑戰和中國自身轉型發展的戰略需求,上海社科院在整合亞太所、歐亞所等研究資源的基礎上,成立了新的國際關系研究所。特此邀請各位國際戰略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 “未來十年中國的國際戰略”,以此作為國際關系研究所的成立儀式。如今說到 “未來十年的中國”,不少人認為,這將是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各位怎么看?
潘世偉:展望未來十年的中國,我覺得,就中國內部發展而言,可能會在兩大主題的交織中前行,即 “轉型”和 “定型”。
“轉型”意味著將告別原有的增長模式,轉向新的增長方式。特別是技術創新、人力資本、效益追求、有效管理等新的要素,將逐漸取代原來的資源投入、重化工業主導、生態過度耗費等要素,推動中國走向產業鏈、技術鏈、價值鏈的高端。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場轉型的意義絲毫不亞于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而 “定型”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將逐漸在道路、理念、制度、戰略這些層面上趨于成熟和完備,進而確定自身的基本形態和框架。
與此同時,預計中國與外部世界互動的主要基調,可能圍繞 “新興”和 “新型”這兩個主題來展開。所謂 “新興”,就是中國作為上升中的新興經濟體,會逐漸發育成為新興的政治、經濟的綜合體,與世界上其他新興力量一起構成一個新的力量群體,作用于整個世界。所謂“新型”,就是指中國將謀求在國際事務當中構建一種新型的大國關系,從而推動國際格局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