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直接收受賄賂的“顯性”腐敗現象有所減少,腐敗分子挖空心思尋求新途徑,其中一種就是以合法的名義向人“借錢”、“借車”、“借房”。
只是“借”是要“還”的。不過,貪官之“借”就不同了。盡管也寫了“借條”,可他們壓根兒不打算還,說穿了,對于所“借”之錢物,他們本身并不缺少更不急用。他們從“借”的那天開始,就早已做好了“千年不賴、萬年不還”的打算。
“借”只是一種形式和手段,“貪”才是其真正的目的。如此一說,人們不禁要問:貪官憑什么向人“借”,人們定然會“借”給他,且可以“借”而不還?是因為其手中之權。
無獨有偶,近段時間,在法院判處的一些案例中,常?梢园l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人走上貪腐之路,背后往往有著“干兒子”、“干親家”、“干女兒”的身影。
“認干親”,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如今被一些貪官利用,看中的恰恰就是一種“溫情脈脈的人際關系”。既然認了“干親”,那么替其搭個橋、幫個忙不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而行賄、受賄不也成了“親情”之間的“禮尚往來”?更有甚者,為了掩人耳目,或者對有關部門有個“交待”,則不惜興師動眾大操大辦“認干親”酒宴,個別的還會在祖宗的墓碑上忝列“干親”之名,以示“師出有名”、有據可依。
從“借錢借物”到“認干親”等新型貪腐現象的頻現,讓我們看到了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因此,只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以變應變、未雨綢繆,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新型受賄犯罪的蔓延。
“法治”固然重要,“德治”更不可少。從來都是有受賄的,才有行賄的。畢竟主動權掌握在為官者自己手上,只要“籬笆”扎得緊,“野狗”如何鉆得進?縱觀一些新型受賄犯罪的蔓延,僥幸心理作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研究者發現,讓官員失去防備的有這樣三句話: “小意思,不會有事的”, “某某領導收的錢更多,這點錢不算什么”, “我并不需要你做什么違法或者超越職權的事,只是想請你多照顧一下”。這三句話的巨大威力,擊中的是許多人都會存在的僥幸心理,包括官員。而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有的為官者便貪欲洶洶起來,以致想方設法貪錢,花樣百出受賄。
說到底,“借”也好,“認”也罷,或者套用其他名目,作為一種“護身符”,作為“一塊很勉強的遮羞布”,終究掩蓋不住其貪腐的本質。還是那句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只有拋卻任何僥幸心理,敬畏黨和人民,敬畏黨紀國法,才能真正做到抗得住歪理,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