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規格的藥品,香港藥房比內地醫院便宜6000多元——近日一則新聞再度指向“藥價虛高”、“以藥養醫”。差價因何而來?不少人直指,除流通環節過多外,醫院15%的藥品加成難逃干系。
但新聞剛登出,微信圈同時傳開另一則關聯信息——“沒有以藥養醫的香港醫療收費目錄表”。對比藥價與醫療價目,高下再次一目了然:內地藥品價格較之香港高出一大截,這是不爭事實,不過,醫療收費卻也少了一大截。
在這則醫療收費目錄表里,幾個主要項目著實令筆者一驚:先看專家門診,內地價為20元(副主任醫師)、22元(主任醫師);香港價為首次診病100元,復診每次60元。再看重癥監護特級護理,內地價為每天80元,香港價(如無保險)通常每天千元起。兩相比較,內地醫生、護士勞動力之廉價,可見一斑。
藥價與醫療收費價,確實有所關聯。醫療項目收費過低,為彌補醫生收入不足,藥品加成、重復檢查……“額外補助”應運而生。那么,索性提高收費,讓醫生勞動體現其真正價值?但當前,看病貴還未得到有效緩解,如果醫療項目收費再漲,病家負擔將加重。于是乎,在現行制度下,以藥養醫平白增加了病家支出,亦使醫生背上摘不掉的“黑鍋”。
生命無價。筆者認為,擠出藥價“水分”,讓利于民自然是當務之急,但長遠看來,調整醫療收費,方是最有效“解藥”。再回到之前的那張醫療收費目錄表,既然香港診費如此之貴,港人豈不是都看不起病了?結果并非如此,廣覆蓋的醫療保險,將醫生應得的還給醫生,病家問診后顧之憂也少了。
令人欣慰的是,“調整診療費、藥品零加成”的嘗試已開始。有理由期盼,病家看病配藥的價碼將變得更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