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百新局長:今送豆腐渣一份,以示警醒,望以后加強全市房屋建筑質量監管,不要再產生豆腐渣建筑。”一次特別的送“禮”行動,使浙江余姚市民楊小新成了當地新聞人物。說起“豆腐渣”建筑的危害,楊小新有著切身感受。6年前他投盡全部積蓄建廠,然而剛剛竣工驗收合格的廠房,3個月后便出現質量問題,目前已成瀕臨坍塌的危房。幾年間他連續奔走于施工方、監理方、驗收方和住建局、法院之間,卻得不到一個滿意說法。(9月26日,《法治周末》)
中秋節將近,“送禮經濟學”和“節日腐敗”在某些地方再次抬頭,豪華月餅、天價月餅乃至金銀月餅粉墨登場,受到送禮者青睞。而在此時,深受“豆腐渣”建筑之苦的楊小新卻反其道而行之,向住建局長送去了一盆豆腐渣,不知道趙局長是否真有胸襟收下,甚至真有知恥后勇的決心將其吞下。
我們不能不理解楊小新的憤怒——先是繳納了數百萬土地出讓金,取得了1萬平方米工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爾后投資545萬余元修建廠房,然而在他的投資辦廠發家致富夢尚未起飛之時,卻慘遭折翼,并使所有積蓄打了水漂。明明經過監理方全程監控、住建局下屬質監站驗收合格的新建廠房,卻四處開裂,成為連路人都不敢靠近的危房。正如楊小新所言,老百姓并非專業人士,很難監督施工方,之所以交錢給質監站讓其監督和驗收,也就是圖個放心。沒想到質監站卻是只管收錢和蓋章放行,豆腐渣施工加上同樣豆腐渣化的監理、監管和驗收,致使投入巨資興建的廠房淪為“房脆脆”。
為住建局長送豆腐渣,禮輕諷喻重。房子雖然不是住建局長本人建的,也不是他親自監管和組織驗收的,但作為一個地方住建部門的最高行政官員,他有責任加強對本部門公權力的規制,組織專門力量加強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的全程監管,通過國家關于房屋工程質量驗收的規范性要求把好“驗收關”,通過懲戒性規定處罰不良企業。眼看本轄區內老百姓為房屋質量問題四處奔走而無動于衷,眼看下屬單位瀆職、不作為而導致的建設豆腐渣變為公害而漠然失聲,這樣的住建局長算是稱職嗎?
今年中秋不送禮,要送就送豆腐渣——近年來建筑領域質量丑聞頻現,“樓脆脆”“樓歪歪”“樓倒倒”“樓薄薄”“樓晃晃”層出不窮,甚至國家強力推動的保障房也多次被查出質量不高、使用“瘦身鋼筋”、安全隱患較多、材料報驗和工序驗收把關不嚴等問題。在某些屢出問題的地方,民眾就應該給住建局長送去一盆豆腐渣,以示警醒;也請局長們今年中秋賞月別吃月餅,就吃這份豆腐渣。只有咽下苦澀,方知民生艱澀;惟有奮力作為,方能不負民望;若能將建筑“豆腐渣”徹底趕出現實,才能贏得公眾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