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規模的工廠,在消防安全上卻如此破綻百出,在監管上也未見有力舉措。像這樣“帶病生產”的企業,在當地還有多少?這是一個不能不追問的問題。
11月16日晚上,山東壽光市龍源食品公司一包裝車間發生火災,事故已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傷,其中2人傷勢較嚴重。目前,企業負責人已被控制。據報道,火災事故由裝箱車間一冷庫引發,但冷庫起火原因暫不清楚。
這場大火,從廠區幾乎夷為平地的毀壞程度看,似乎來勢洶洶,從死傷人數看,又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照理說,起火所在地乃清洗包裝胡蘿卜車間,火災事故發生在下班之后的晚7點左右,而且車間有門有窗,逃出去即是生天,不該造成這么大傷亡。但從相關報道看,這起火災不折不扣禍起于未“燃”之時,消防隱患早已埋下。
其一,事發廠房是民房改建的倉庫,沒有通過消防驗收,當地有關部門排查發現隱患后,也未及時整改。其二,車間建筑材料包括大量保溫泡沫材料,燃燒后會產生有毒煙氣,車間內還放有大量紙箱等易燃物。大火發生后“100多米長廠房一分鐘全著了”,應拜這些易燃物所“賜”。其三,有人指證,由于事發時為夜間,車間卷簾門是關著的,許多人都是砸窗戶跳出逃生。逃生通道被關閉,對火災人員疏散是致命的阻礙。其四,起火后造成了車間停電,工人只能摸黑逃生,說明工廠消防設施(如應急照明裝置)嚴重缺失。其五,企業工人多數是“臨時工”,既沒有簽訂合同,也未經過消防安全培訓。也因如此,多數工人不懂怎么科學躲避大火和有毒氣體,死傷者多為吸入有毒混合氣體所致。
僅從媒體報道和相關調查,就能看出這么多問題,可見這家所謂嚴格按照ISO體系進行生產的工廠,根本就是一家易燃易爆工廠。這家工廠在當地算是比較大的,理應是納稅大戶。這樣規模的工廠,在消防安全上卻如此破綻百出,在監管上也未見有力舉措,可見在農產品加工廠一個緊挨著一個的當地,消防隱患又是何等嚴重。像這樣“帶病生產”的企業,在當地還有多少?這是一個不能不追問的問題。
據悉,壽光市化龍鎮號稱“中國胡蘿卜第一鎮”。眼下又正是胡蘿卜豐收的季節。一場大火奪走這么多人的生命,沖淡了人們豐收的喜悅,也敲響了沉重的警鐘。安全是生產的前提,也是生命的保障。沒有安全,再高的效率也等于零;損及生命,再多的GDP也只是為政者的羞恥。安全不是掛在嘴巴上,不是寫在報告里,也不是印在消防許可證上,而是具體而微地表現在日常監管上,體現在對生命的尊重與呵護上。
火災往往起于未“燃”,更須防患于未然。對這起不該造成如此傷亡的大火,不僅要調查火災事故原因,追究企業責任,還必須從源頭上追查,究竟哪個環節疏忽了監管,哪個部門縱容了隱患存在,哪些負責人該對這起事故負責。只有全面追查與問責,才能引起對火災防范工作的重視,杜絕發生類似“帶病生產”現象。(顧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