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是可以追趕的嗎?
如果是,那騎行就如天使扇動著翅膀,向著夢想的地方,日復一日地飛翔。
2008北京奧運會后的一個秋日下午,晴空下的京城近乎完美。沒有任何預兆地,我走進一間自行車行。老板許諾,他和單車都是我終身的朋友;我就掏了腰包,買下了我所能承受的最昂貴的一輛自行車。我覺得這就是命!因為生活從此改變,而我卻從未后悔。
首先到來的變化是:我再也不必開車了。一年四季中,只要從窗外可以遠眺望見西山,我就“騎”去長安街。隨后,單車伴隨我去過許多遠方。騎行就是騎行!和冬夏無關,和風雨無關。這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評頭論足之余,都會慢慢引出一個話題:自行車運動有美好的未來嗎?
競技項目的最大價值,是運動展示的溢出效應。在歷時四年的“環北京自行車賽”期間,我在賽場沿線,特別留意路邊的情況,感受觀賽者的心情:為啥他們寧愿請假和挨餓受凍,都要從各地趕來觀賽?我覺得就在那短短的幾十秒間,觀眾將風馳電掣的運動員想象成了日常騎行時的自己。這和“追星族”完全不是一路。
所以,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是:如何將自行車體育文化轉化為大眾騎行文化?你不能簡單地將騎行者歸堆為“旅行者”,更不能稱之為“旅游者”。他們很好辨認——一定戴頭盔;往往要和單車相處多年,視其為自己的家人,更像是另一只愛犬;同時,要兼備如下的“騎行心態”:時刻享受風中不一樣的自由;對單車所有細節充滿熱愛;將騎行經歷變為連續的、記憶清晰的生活片段。
在上述特點中,對自行車運動有最大推動意義的文化創意,莫過于把騎行經歷轉化為令騎行者自豪的“生活片段”。
從2009年開始,騎行者開始作為一種社會力量,被真正引入到文化遺產保護中。“大運河遺產小道”是讓公眾真實完整體驗文化遺產的一條傳播產品線,它很長、很美,騎行是最好的體驗方法。于是,一段段線路,由公益騎行者和自行車企業參與勘測完成。與此同時,根據我們的觀察,許多參與這一項目的隊員,或者對這段經歷深感自豪,或者由此更加熱愛自行車運動。
騎行文化的未來,就在于如何將更多的公眾,轉為這樣的騎行者。
現在,僅以文化遺產保護為例,就已經由大運河遺產小道開始,擴展為“蜀道體驗線路”、“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城市體驗線路”、“華人遷徙線路”、“世上有多少中山路?”等成型的規劃項目,它們將給騎行者創造更多的探索、征服和參與奉獻的機會。
這些理想,能夠實現嗎?尤其是在霧霾沉沉、人心焦慮的當今?說實話,沒有清晰的答案。但是我知道,每個騎行者,在路上拼命遠行的時候,眼睛都在緊緊盯住前方。前方是什么?一開始,前方是目的地和心中的偶像;慢慢地,每個人追逐的,就一定會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