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貧困縣的帽子,不僅意味著大量資金、項目,還有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在成為“小康縣”16年后,山西省大同縣開始“逐貧”,終獲“貧困”稱號。獲此稱號后該縣已得到千萬元資金資助(2月25日《新京報》)。
地方政府爭戴窮帽子已不是新聞。僅在去年,從湖南新邵縣打出宣傳標語,“熱烈祝賀成為貧困縣”的黑色幽默,到國家級貧困縣名單首次調整,有人申請加入無人要求退出的現實尷尬,就一再被坊間熱議。
小康縣大同縣主動“返貧”,這個“棄富逐貧”的典型是一面多棱鏡,折射出諸多政策不足和缺陷。
其一,貧困縣認定不夠科學。納入貧困縣就意味著享受更多的陽光雨露。這就要求貧困縣認定必須客觀公正,把政府關懷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然而,從報道來看,這一工作還明顯存在漏洞。一邊是發展起來的貧困縣努力藏富,以保住貧困縣的帽子;一邊是非扶貧縣為了進入“貧困縣俱樂部”,要拼“領導的個人資源”。貧困縣、特困片區確定的標準和程序仍不夠透明,這也是一些地方可以做手腳的原因。當下,必須建立公開、透明的貧困縣準入退出制度,確保認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避免受到暗箱操作干擾。
其二,項目政策實施缺乏標準。目前一些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缺乏一套規范的計算程序和分配公式,更多地根據撥付者的主觀判斷,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對于大同縣來說,曾經因為有了一頂“小康縣”的帽子,導致其申請項目和資金時處處碰壁,“小康縣哪會缺這么點錢?”這種“先入為主、以貌取人”的執行方式必須改變,制定財政轉移支付具體操作規程,規范財政轉移支付行為,讓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
其三,統計指標淪為橡皮泥。真實性是統計數據最基本的要求,但在現實中很多地方為保住貧困帽子故意壓低經濟數據,或為拿到小康稱號有意拔高相關指標,統計指標淪為隨意拉伸的橡皮泥。這不僅直接影響上級部門決策,更會透支政府公信力。遏制統計造假,就必須改革官員績效考核機制,注重實績,吸納民意,破除“數字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