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1日,大同縣扶貧辦主任拿到了山西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文件,文件明確,大同縣享受“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樣待遇。這意味著,在成為“小康縣”16年后,大同縣開始享受“貧困”待遇,獲此稱號后該縣已得到千萬元資金資助。(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6版)
客觀地說,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條件為地方謀福利,本身并沒有錯,而且還應該是執政為民的應有之責。戴上貧困縣帽子,各項政策、資金、項目就會滾滾而來,這是個公開的秘密。同樣,掛上了小康縣頭銜,在招商引資、項目引進的時候也會受到格外青睞。問題在于,“小康”和“貧困”是近乎兩個極端狀態,毫無交集,豈能說變就變?
查看“小康”和“貧困”的設定標準,指向并不一致,但對一個地方而言,“貧困”和“小康”絕不會兼而得之。
知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奧秘。當年大同申請小康縣時,有些標準并不符合,但“統計數據都迎合了小康”。與之相對應,隔壁的陽高縣的書記“堅決沒有要”,也就沒有成為小康縣。可見,“貧困”或者“小康”,不是首先取決于實際經濟狀況,而更多緣于地方領導“要或不要”。為了利益追求,統計數字可以隨意提高或降低以“迎合”需要。出現“貧困”與“小康”間的隨意轉換,也就不奇怪了!靶】悼h”變身“貧困縣”,不過是統計水分太大的又一個生動注腳。
關乎民生的收入狀況成為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像一幕鬧劇。但可笑的并不該只是當地政府及領導。利益沖動總是會有,但各種制度標準應是阻止沖動的根本。而這其中,數據的客觀準確應是個基礎工作。維護統計的嚴肅性,必須得到重視。(文/劉楚漢 圖/王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