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律師克里薩·薩拉弗拉庫在其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談債務危機對她本人和家庭的影響,以及她的擔憂和期望(11月28日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 特稿:債字當頭 破立之間——2011世界經濟縱深談
編者按:回顧2011年,在危機中緩慢復蘇的世界經濟又遭遇主權債務危局的明顯逆風。展望2012年,在全球增長形勢看淡的趨勢下,新興市場仍有望成為“增長綠洲”,世界經濟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仍將繼續。對于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之源的中國而言,如何把握戰略機遇和有利條件,防范風險,應對挑戰,化危為機,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是一個全球性話題。
債!債!債!
英國作家約翰·蘭切斯特在其最新著作中發出驚呼:世界進入了“大債時代”。
因為對金融和信用的迷信,借舊還新、債務永續的觀念一度盛行。遺憾的是,經濟存在周期,債務“永動機”難尋。在剛剛邁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之際,人們發現金融危機掀起的風險并未消弭,而是從私人部門的損失轉移到國家層面的負擔。歐洲重救急滅火,美國重刺激增長,新興市場重避險護盤的局面已經展現。
債字當頭
走進薩拉佛拉庫女士的家,看到的是古色古香的家具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擺設。這是一個殷實的希臘家庭。但女主人心情并不愉快。
“債務危機是我從來沒經歷過的痛苦。我是律師但幾乎沒有客戶,加稅很厲害,收入大減。我們必須改變生活方式,先保證女兒教育支出,其他都壓縮了。”
2011年,希臘進入第7輪緊縮。希臘是歐債危機的縮影,歐債危機是當今世界經濟的“關鍵詞”。從冰島、愛爾蘭銀行系統顯露風險苗頭,到希臘倒債風險爆發,接著葡萄牙、西班牙國債市場受到波及,11月意大利和法國主權信用又遭質疑。歐債危機可謂步步驚心,層層升級。就在12月初,標普又將歐洲15國債信評級全部列入“信用觀察負面”名單。
在被市場倒逼的過程中,不少歐元國家在資金流動性、債務償付力和經濟基本面上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困局。歐債問題“拆東墻補西墻”,卻又顧此失彼的惡性循環,成為幾乎所有分析機構眼中2012年最主要的全球性風險。
隔洋相望,金融危機的發源地美國同樣“債壓如山”。數據顯示,美國公債余額達到15萬億美元,與其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規模相當。在截至2011年9月底的財年,美國聯邦政府財赤逼近1.3萬億美元,創下連續三年破萬億美元的紀錄。官方預測,未來10年內,美國財政赤字仍將凈增約3.5萬億美元。
今年標普對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的歷史性下調雖存爭議,但其認為美國債務形勢堪憂,國會和政府缺乏能力和魄力解決債務問題的理由并非妄言。人們看到了兩黨債務談判僵持不下,“超級委員會”最終失效,更擔心明年因大選等政治因素,減赤問題陷入泥潭。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滕直言,美國的政治機制不能有效應對債務難題,長期而言財政狀況不可持續。
相較而言,新興經濟體總體債務形勢較好,國庫尚豐,稅收有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0年,發達經濟體主權債務余額占GDP的比例從73%上升至96%,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則仍保持在36%左右。預計到2015年,前者將上升到106%,后者卻有望下降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