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兩極分化,說到底就是一個怎樣實現共同富裕的問題,這也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們一直努力去解決的問題。鄧小平說過:“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特別強調了這個問題,要求“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
毛澤東是中國農民的兒子。因為他生在農村,對農民的疾苦最為了解。早年他做過農村調查,了解中國的社會狀況、階級狀況,對農民的社會地位和蘊藏的革命性的認識也最為深刻;對中國革命的動力在哪里,最為清楚。正是在農村的環境里,他開辟了一條中國革命的道路,同時又把農民成分占絕大多數的中國共產黨改造成了無產階級的先鋒隊。
毛澤東這一輩子,對農民,對這些中國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是懷著深深的感情的。他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弱者,是真正需要去幫助、去解救的人。因此,他始終把自己當成是貧苦農民的代言人,當成是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也可以說,毛澤東最大的原則就是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站在社會底層民眾的立場上,努力避免兩極分化,使他們不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特別擔心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掌權以后會脫離群眾,如果脫離了群眾,就要讓他們去“洗洗澡”,去接受群眾的改造,就要開展各種形式的整風運動。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整黨整風,包括三反五反,他都抓得很緊。特別是下決心槍斃張子善、劉青山,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被認為是了殺了兩個人,管了20年。
毛澤東改變中國歷史
毛澤東的一生,成敗得失都有。問題是,我們要站在什么樣的立場,來認識和評價毛澤東;要采取什么樣的標準、建立一個什么樣的認識平臺,來看待毛澤東。
中國人常說兩句話,“不以得失論英雄”“不以成敗論英雄”。我認為,恰恰是這兩句話,給了我們三個評價體系和認識標準。
第一個,就是“以得失論英雄”。這里的得失,有很多種,我們姑且把它理解為“評價主體個人的得失”,也就是指我們評價者從自身的得失、切身的感受、個人的好惡去進行評價。不以得失論英雄,也可以理解為不以我們本人的、自身的得失來論英雄。
說是不以得失論英雄,但又有多少人不是以自己的得失、從切身的經歷和感受去評價別人呢?
比如說中國的老百姓,他們為什么感念毛澤東?還不就是因為毛澤東創建了新中國,讓他們翻了身,當家做主人,政治上有了話語權,經濟地位有了改變。這種樸素的感情使他們永遠緬懷毛澤東。
從個人的得失、個人的情感來認識和評價毛澤東,這個東西錯不錯?我個人覺得不錯。因為一個人如果完全超出自己的感情來評價,第一不真實,第二很難做到。
但是如果僅僅從個人得失、從自身的情感來認識和評價毛澤東,全面不全面?肯定不全面。因為這樣的認識畢竟是個體的、感性的,很容易碎片化,很容易偏頗,很容易出現判斷上的失誤。所以時至今日仍會出現有的罵毛澤東、有的贊毛澤東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
第二個評價標準,就是“以成敗論英雄”。這里的成敗,與個人得失相比,更多的是強調客體的成敗,或者說我們評價對象所領導的事業的成敗。成敗是事實,這是一種客觀的評價,一種價值的判斷。這種基于事實的評價,相比起前面的“以得失論英雄”,要客觀得多。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思羽
原稿件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