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4日發布《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行為準則》 ,要求工作人員依法監管、勤勉盡責、公正廉潔、保守秘密,離職后不得違反規定馬上到監管對象任職。這是證監會首次對社會公開發布對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以更好地規范工作人員行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準則》要求,證監會工作人員應當遵守任職回避和公務回避有關規定,不得從事與監管職責有利益沖突的行為;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時,遇有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情形時,應當主動申請回避,不得對應回避事項施加影響。
根據《準則》,工作人員不得在監管對象以及其他營利性組織兼任職務;未經批準,不得在社團等非營利性組織兼任職務,經批準兼任職務的,不得領取兼職報酬。工作人員離職后,在規定期限內應當遵守中國證監會回避規定,不得違反規定在監管對象中任職。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有關規定,證監會工作人員離職后,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凍期”,才能去監管對象中任職。對于違反規定的離職人員,證監會將把相關信息通報有關部門,并在高管任職資格審核時嚴格把關。
談到查處的證監系統工作人員違法違規案件,這位負責人說,初步統計,證監會系統近年的發案率在0.03%-0.05%之間,遠低于全國政府系統的平均比例。
他還表示,經過多年的制度建設,發行審核突出集體決策、多層級決策,任何個人在發審過程中起不到決定作用,無法決定發審結果。同時,證監會設立了很多渠道方便社會、方便擬上市公司申報材料,如見面會、反饋會,聽取發行人申述,不需要中間人來搞一些灰色行為。這些措施有力地減少了發審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
《準則》共9章33條,與原《中國證監會工作人員守則》相比,《準則》更加符合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內容上更加具體和明確,也更加有利于接受社會監督。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