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政府秘書長黃玉生在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住建部有關人員已推薦了7名國家級橋梁設計知名專家,組成專家鑒定組,正趕赴哈爾濱對橋梁坍塌事故原因進行鑒定,目前哈爾濱已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橋涵排查與車輛超載治理工作。(8月26日《深圳晚報》報道)
自從哈爾濱橋梁坍塌以來,公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橋梁因何而坍塌?是設計問題還是施工問題抑或其它原因?對此,亟需有關部門給出明確答復。
其實,早在24日上午11時許,距離事故發生5個多小時,哈爾濱市就向社會通報了有關情況;而在事故原因尚未查明的情況,通報就傾向性明顯地表示是重型貨車超載行駛造成橋梁側滑,并在隨后采訪中表示“可能涉及嚴重超載”,引起網上一片嘩然。這也難怪,一座竣工通車時高調宣布的百年大橋,一座可滿足高峰期每小時9800輛機動車通行的特大橋梁,其引橋卻在4輛超載大貨車的車輪下倒下,不能不讓人質疑其脆弱性。
在此境況下,就需要一個獨立公正的調查機構,來詳細調查故事的發生原因,給公眾一個客觀公正的交代。
首先要調查的,當然是橋梁本身的設計問題。有記者在現場看到,從橋體結構來看,出事的大貨車所停靠的上橋匝道一共有四個橋墩支撐,在兩個帶有懸臂的橋墩之間,是兩個沒有帶懸臂的柱式小橋墩。據現場做橋梁施工的工人介紹,這兩個小橋墩只能起到支撐作用,在橋面梁箱體受力不均的情況下,并不能起到相應的平衡作用,將靠橋右邊的重力全部給了兩個帶懸臂的橋墩。如此一來,當兩個橋墩的懸臂無法承受重力時,事故就會發生。如果這一說法屬實,就意味這座橋梁的橋墩在設計上先天不足;至于事實到底如何,就需要鑒定組給出準確而具體的結論。再說了,一座橋的設計是否合理,除了橋墩,要考察的地方還有許多,這一切,都需要鑒定組進行詳細論證。
其次要調查的,就是橋梁的施工質量。有記者在現場看到,垮蹋橋梁的梁箱體西面中間部位,已經開膛破肚,一些混凝土塊離開了該梁箱體掉落地面,露出里面的鋼筋和混凝土構造。記者通過現場拍攝的照片放大,看到在已經垮蹋的梁箱體上,建造的材料比較豐富,其混凝土里含有鵝卵石、木頭、紡織袋等雜物。此外,梁箱體的內部鋼筋沒有綁扎,無論是橫向放置的還是縱向放置的鋼筋,都沒有綁扎。對于那些鋼筋,現場的建筑工人抱怨說,該梁箱體上的鋼筋直徑屬于12毫米的規格,一般橋梁上應當使用直徑18毫米規格的麻花筋。如此看來,該橋梁在施工過程中,很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問題。至于實際情況如何,同樣需要鑒定組給個說法。
當然了,除了記者發現的問題外,作為專家,鑒定組需要調查的問題還有很多。這就需要專家們秉承客觀公正的立場,排除一切干擾,以勤懇踏實的態度,深入現場詳細勘查,查出大橋坍塌的真實原因,并用客觀翔實的調查報告,來回應公眾的質疑。至于有關部門,理應以調查報告為依據,嚴懲事故責任人。(中國臺灣網網友 孫燦金)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