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應試以得到好的分數,還是聚焦于人生教育,致力于良好的品德與人格的養成?當前我們的學校教育做得如何,還有哪些待改進與完善之處?
在日前由中華書局主辦的“國學與當代教育”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就此問題展開討論,也引發了記者的觀察和思考。
教材良莠不齊,小學、初中等各學段學習內容重疊,國學誦讀被呼吁卻難以長期堅持等問題,是專家們談到的當前在中小學教育過程中,傳統文化教育所遇到的主要問題,而如何解決國學與當代教育之間的“排異反應”,讓國學或傳統文化順利融入當代教育教學過程中,仍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傳統文化教育,需要學校教育首先發力。教育部在去年3月26日頒布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此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以各種形式走入學生課堂。而讓教材成為國學的載體之一,不僅可以通過教師授課推動學生積極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給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一個科學、規范的文本。
扎根于傳統社會的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教育相融合,更需要各方發揮合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就指出,國學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即國學教育要使被教育者“習慣成自然”。遇到老人自覺尊重,見到兒童主動愛護,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人的自然行為準則,讓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好德行蔚然成風。“從現實的、自己身邊的倫理關系做起”的行為,才能真正讓傳統文化教育“接地氣”,才能讓傳統文化教育真正走出校門進入家門,真正走出書本進入生活,才能最終做到“潤物細無聲”。
正如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黃玉峰所說,“傳統文化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人生教育——培養一個真正的人!
當然,做好傳統文化教育,還面臨著西方文化的挑戰。正如樓宇烈先生指出的,提起16世紀的世紀文化名人,知道莎士比亞的國人多于湯顯祖,看過《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人多于《牡丹亭》。教育一旦失去了主體意識,就只能淪為別的文明的附庸!拔幕敲褡宓木衩}和創造源泉”,加強文化認同、樹立文化自信、提高國民素養,都需要在傳統文化教育中重建文化的主體意識。
只有流傳中的文化,才稱得上真正的傳統。傳統文化教育與當代教育的融合不是“畢其功于一役”,而要隨時代發展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