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接連提出“控制抗戰劇娛樂化”“限制古裝劇”等多種限令之后,年代抗戰劇和古裝劇走到了制作上的拐點。不過據近期在中國電視劇編劇2014創作年會上所透露的信息,年代抗戰劇雖然“武俠化”這條路堵死,但它卻在“喜劇化”等多種角度獲得了突破。在古裝劇方向,則因為在數量上的限制而徹底陷入了死胡同,曾制作過某翻拍古裝劇的編劇就告訴記者,現在她已經跳到了上海某偶像劇制作團隊,“上個古裝項目尾款也沒有給我,制片人我也再沒見過了”。
抗日劇編劇
嘗試加入喜劇化元素
在常見的抗日雷劇中,充斥了愚不可及的地主惡霸、日本鬼子,以及神勇無敵的黃口小兒、革命戰士。但近期隨著觀眾對這類劇中歷史失真的排斥以及總局針對類型劇的限令,再加上《民兵葛二蛋》的走紅,一種尊重日軍智商、不避諱農民的滑稽感和軟弱性的新派年代喜劇也得以出現。
以近期在北京衛視播出的《小寶和老財》為例,范偉飾演的周老財雖然富甲一方,但對佃戶頗為厚道甚至會賑災——相比巧取豪奪的惡霸形象,周老財更接近于一個有點懦弱的鄉紳。據導演尚敬介紹,目前很多抗戰喜劇都是“瞎胡鬧”,但其實嚴肅地看待歷史也能發現很多喜劇性,“歷史給我們開了很多玩笑。曾經的階級斗爭,如今不是也在和解嗎。”據悉,未來由閆妮主演的新劇《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也是類似的路子。
“反派”唱主角尋求突破
據某編劇透露,近年來相關部門早就提出了諜戰劇三條禁令,即“1.共軍色誘敵方;2.制造紅色刺殺;3.以金錢方式獲取情報”,但仍有不少諜戰劇踩線。同時,據《密使2江都諜影》制片人袁春雨介紹,因為某些諜戰劇大量混淆地下黨行動隊的職責、決策程序,以及塑造的國民黨行動科、審訊科、財務科等科室行為不符合史實,直接致使諜戰劇拍攝尺度的收緊,并讓今年幾部業內最為看好的“燒腦劇”《異鎮》《風箏》改了又改,開播日期一拖再拖。這也造成了在今年上半年,諜戰劇幾乎在一線衛視消失的現象。
不過就在昨天,浙江衛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臺今年第一部諜戰劇《密使2江都諜影》將于5月20日上檔。該劇和其他諜戰劇最大的差異,是男一號于震竟然從頭到尾飾演的是一個國軍角色,“他潛伏在共產黨中,也沒有投誠,甚至潛伏到了新中國成立后,這都是諜戰劇的突破”。據袁春雨介紹,讓于震飾演反派,更多還是基于戲劇結構上的原因:“這是一種貓捉老鼠的游戲結構,觀眾會從國軍特工的角度(即老鼠)看故事,節奏性更強、人物困境更明顯。”據悉,這也是在諜戰劇各種困境之后,制片方尋求到的新的突破。
【數說】
近代題材數量減少
從廣電總局官方網站可以看出,以往以抗戰為主的近代題材今年降溫了。據2013年1月的《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顯示,當月近代題材拿到拍攝許可證的共有34部、1187集,分別占公示總數的35.05%和36.7%。到了今年2月,近代題材21部、758集,分別占公示總數的24.14%和22.85%。
穿越劇編劇
“轉行”前尾款都沒結
因為古裝劇是從播出總集數上進行的直接監管,再加上之前對宮斗、穿越題材的限制,因此在古裝劇編劇團體中,出現的更多是轉行現象。在編劇年會現場,記者就碰到了張紀中版金庸劇的金牌編劇郎雪楓,據他介紹,雖然他對歷史題材最為感興趣,但目前則主要在創作《賴漢的幸福指數》之類的農村喜劇題材。
在郎雪楓看來,目前的古裝劇大多數都沒有了古裝劇的靈魂和價值,只是“一群現代人穿上了古裝的衣服,這種劇游戲感很強,基本的歷史感都沒有了。”因此,目前擅長于描摹歷史感的編劇,早已經紛紛轉行,而目前的古裝劇則被一群擅長寫鬧劇、游戲劇的編劇所取代。
另一方面,據一位之前寫過某宮斗劇的編劇透露,她因為“告別”了古裝劇創作,現在“改攻”研究各種韓劇橋段。聊到最后,她還吐槽,因為項目的擱置,至今她也沒拿全上一部古裝劇的編劇費。(記者 吳立湘 南寧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