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可謂是近一年多來最成功的微電影作品。
劉燁、黃渤參加“7電影”項目發布會,演員當導演拍微電影已成趨勢。《指甲刀人魔》(右上)是植入廣告較為成功的微電影,而《再一次心跳》(右下)則植入廣告生硬。
“微電影”三個字誕生至今,不過短短一年多。然而,這個充滿中國特色的概念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國內掀起了一陣“人盡可微”的風暴,優酷、愛奇藝等網站紛紛推出微電影“大動作”,從導演姜文、顧長衛、賈樟柯到演員黃渤、郝蕾等紛紛“下海”拍起了微電影。某協會還宣布推出“中國微電影發展藍皮書”。日前,改版后的重慶衛視把在新媒體播放的微電影搬到了電視臺播放,這一舉措也引起關注———微電影火了,而由于概念過度濫用且被困在“廣告長片”的局限里,微電影質量不高,佳作缺失。當過度消費后它是否還能繼續保持生機?
■ 什么是微電影
2011年,隨著《老男孩》《66號公路》《指甲刀人魔》等一批口碑之作問世,微電影概念應運而生,并日益成為影視制作者、視頻網站和廣告商眼中的“當紅炸子雞”。不過,面對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視頻內容都打著“微電影”的名義行走江湖,難免會讓人產生疑問:“微電影”到底是什么?
記者走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表示,通常而言,微電影指作品時長在3-30分鐘,有完整故事情節,適合在新媒體上觀看的視頻內容。還有人把2005年胡戈炮制的惡搞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視作國內微電影的“鼻祖”。不久前參與“十二星座”微電影計劃的導演陸川便直言,他認為微電影就是由以前的短片演變而來,只不過微博誕生后,短片也趕時髦換了個“微電影”的新名稱。
《廣告導報》總編輯、資深制作人凌平認為,既然美其名曰“微電影”,那就意味著品質比當年的網絡短片更為高級、精良,在拍攝手法、要求、水準上與電影趨近,“簡言之,微電影就是微型電影”。
■ 行業現象
盡管業內人士普遍把“電影化”當成微電影的重要指標,但對于許多“趁熱打鐵”一頭扎進市場的試水者而言,“微電影”不過是一塊“看上去很美”的金字招牌。例如不久前某牛奶品牌推出網絡短片《不會說話的女孩》,片中用一大堆碎片式的“小清新”生活花絮來描述一對年輕情侶的戀愛故事,整部短片缺乏足夠的故事性和完整的結構,看上去更像一支MTV或者加長電視廣告片,冠之以“微電影”未免不適合。
無獨有偶,女星王珞丹主演的4分鐘短片《超極本來了》雖然力求營造“碟中諜”的氣質,但全片僅僅搬弄了幾個場景和小橋段,同時,廣告商英特爾的“超極本”產品充斥畫面,引來不少網友炮轟:這不是微電影,這只是徹頭徹尾的英特爾長篇廣告!
不僅如此,市面上還涌現出了名目繁多的財經微電影、環保微電影、星座微電影……其中混跡著諸多不符合技術標準,卻生搬硬套“微電影”概念的玩意兒,不僅讓網友產生審美疲勞,也透支了微電影的概念和價值。“所謂微電影,起碼要用電影語言來制作,擁有完整的故事脈絡和情節。如果什么都能叫微電影,那就亂套了”,凌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