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如期而至,為認識當下中國電影的創作現狀提供了一個現實的參照系。參照之下,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中國電影票房持續攀升,位居世界電影市場的第三、第四把交椅,呈現出“超英趕美”的蓬勃生機;“憂”的是中國電影年度創作質量始終難以令人振奮和滿足,年度大制作電影在畫面造型、影音風格方面已接近國際大片水準,但深入進去會發現影片的故事架構、人物塑造較為粗糙,文化精神以及境界情懷等更是稀薄。總體看來,國產電影悅耳娛目的作品比比皆是,悅志娛神的電影寥若晨星,讓多數觀眾身心、靈魂為之一振的精品力作依舊難產。正因如此,越是在票房的掌聲和鮮花中,中國電影越不該迷失方向,越需要清醒的認識和端正的態度,畢竟票房遠不是中國電影的全部,更非中國電影的唯一訴求。
注重經濟屬性
票房是電影再生產的驅動力
所謂票房不是中國電影的全部,并不是說中國電影可以輕視票房。某種意義上講,票房是電影產業發展的基本保障,是衡量當下電影產業市場化程度的主要參照物,也是考量特定國家電影產業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尺。世界電影大國都注重票房,甚至以票房對GDP的貢獻最大化為榮。就中國電影而言,電影產業是文化產業進程中市場化的馬前卒,雖然產業化之路僅有十余年,但票房業績的迅猛增長已經證實了中國電影市場化的正確選擇。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應當重視票房的重要性,應當正視電影產業的經濟屬性,換句話說,電影產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常識。
其實,市場經濟體制注定了票房是電影產業發展的主要內驅力,追求商業利潤和資本增值是電影產業的分內之事。再往深處說,無論電影作品思想多么深刻,藝術價值何等非凡,如果沒有電影資本的豐厚積累和良性循環,就無法保證電影作品的再生產,拒絕票房的電影多半會在“窮困潦倒”中銷聲匿跡。如此,電影的“大眾化”歸宿和“化大眾”使命就是一句空話,電影服務人民和時代的藝術承諾恐怕也難以兌現,電影領先于傳統媒體的獨特優勢更難以找到用武之地。總之,無法進入市場被大眾所接納和認可的電影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之作。所以,我們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實現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繁榮發展,必須正確看待票房在電影產業坐標體系中的獨特存在。
擔當藝術功能
市場化不該損失文化精神
票房固然重要,但是票房并非中國電影的唯一。健康的中國電影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商業性的票房利潤指標,一方面是藝術性的文化精神指標。在這里,商業性是藝術性的基石和保障,藝術性是商業性的引領和升華。
誤以為高票房就等于電影的成功,瘋狂炒作和造勢去忽悠票房,而不是用口碑和品質去贏得尊嚴,甚至時常出現“票房注水”和“挖墻腳”等諸多不雅鬧劇,這讓中國電影多少有些迷失了健康良性的發展方向。
只要票房利潤指標,電影作為審美意識形態化世導俗的獨特功能可能會被低俗和惡俗的生活沉渣所淹沒,在資本邏輯的助推下“黑黃賭毒暴”就會壟斷銀幕,污穢低俗的價值觀念就會大行其道,絕對的市場化必將掏空中國電影的文化品質與精神內涵,絕對的票房指標也讓中國電影留給人的思考空間和文化內容甚為干癟。長此以往,觀眾中間出現“淺思維”和“淺文化”的現象難以避免,只相信現象、不相信本質,只相信印象、不相信思考,只相信傳言、不相信事實,貿然質疑一切,武斷懷疑一切,患上難以治愈的浮躁病和狂躁病,這對于社會健康發展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內傷。
當然,倘若只尊崇文化精神指標,忽視電影“高起低落”的大眾化旨歸,一味地追求“高起高落”和“云山霧罩”的深奧性,把大眾藝術硬生生地拍成了小眾藝術,如此高蹈務虛、不接地氣的電影也很難深入人心。從常識上看,無法走進觀眾的藝術通常不會獲得觀眾的接受,無法讓觀眾接受就談不上影響觀眾,無法影響觀眾就難以培育大眾的審美趣味和陶冶國民的文化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