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楊樹安在參加政協討論會時,就加強傷殘退役運動員社會保障等問題發表意見,稱張尚武等運動員退役后生活陷入窘境“只是個例”,就整體而言,中國運動員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運動員”。筆者注意到,這是他第二次公開強調“中國運動員最幸福”了,可見他對中國運動員的“幸福指數”信心滿滿。
楊先生之所以出此言,是因為中國運動員從進入業余體校一直到退休各階段,國家都在關心他們,一些功成名就的奧運冠軍無限風光,票子房子位子等一應俱全。其實,更應看到,眾多沒打出名氣卻耽誤了讀書學習甚至還落下一身傷病的運動員,離“幸福”太遠了。
近年來爆出多起有成就的運動員包括世界冠軍退役后生活困窘的新聞,如體操世界冠軍樊迪、亞洲冠軍舉重運動員才力、馬拉松冠軍艾冬梅、水上項目冠軍唐穎等,足證官員所言“只是個例”很不確切。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每年有3000~6000名專業運動員退役,有將近一半是沒有編制的,45%退役后得不到安置。可見,對于高風險的體育運動而言,運動員在退役之后的保障問題一直是個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的“老大難”問題。對這些運動員而言,他們需要的是切實的生活保障,而不是別人來代言幸福。
傷病退役運動員的保障問題之所以難解決,有其復雜的原因。從運動員的培養方式看,中國運動員最早接受業余訓練一直到進入專業隊,基本上處于一種封閉式狀態中,沒有條件接受系統的文化學習,也沒有機會發展其他的特長和技能,這樣,多數運動員退役時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國家對退役運動員的安排,一直沿用“組織安排”為主,這在人才需求和用工方式發生了極大變化的市場經濟時代已經難以為繼。雖然體育總局和各地都在探索解決方式,但多年積弊,一時難有成效。在目前情況下,仍然需要政府主導,從源頭抓起,建立一套完備的保障體制,包括強化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建立工傷、醫療、養老等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并組織專家和有關部門,對退役運動員進行職業培訓,幫助其掌握實用的工作技能。
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體育人才培養機制,從根本上改變體育金牌戰略。要把運動員當作一個社會人,使其運動能力和各種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要強調運動員選擇的自主性,讓他們感到“我的幸福我做主”。體育從娃娃抓起不是讓他們七八歲就進專業隊,而是讓他們從小就感覺體育是其生活的一部分,讓他們到20歲時仍想想自己到底是踢足球還是打籃球,是進NBA還是去華爾街?從這方面來說,官員所謂的“幸福”,恰恰正是造成不幸的根源,因此,如果沒能力弄清楚幸福是什么,起碼應該想想,體育是什么,用來干什么?(劉國強 四川外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