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高考,向來不缺看點和話題。最近有媒體報道,上海今年高考作文將禁用網絡語言,對其視為錯別字來處理。一時間,上海高考對“神馬”、“有木有”等網絡詞語“格殺勿論”的說法傳遍網絡,質疑和批評聲不絕于耳。面對巨大的網絡輿論壓力,上海有關部門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禁令”一說存在誤解。
盡管上海方面緊急辟謠,但事件已超越地域限制。目前人們關注焦點的是,網絡語言能否登高考的大雅之堂。換言之,高考作文如果接納網絡用語會如何,拒絕又會怎樣。
倘若高考作文對網絡用語敞開大門,雖然會博得許多網民的喝彩,但可能會損害考生的切身利益。在網絡用語方面,“孤陋寡聞”的老師和新潮的考生之間,難免存在脫節。由此,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語言,一些閱卷老師會如墜云里霧里,不知所措。高考閱卷工作緊張繁重,閱卷老師可能無暇就網絡用語刨根問底。到頭來,受影響的自然是考生。
使用網絡用語,未必能讓考生妙筆生花,酣暢淋漓,不用,未必導致其搜腸刮肚,才枯思竭。不僅是高考,各類漢語考試的作文都以考察考生行文立意的能力為基本目標。因此,即便禁用網絡用語,只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獨到的見解,考生在作文中就不難發揮。更何況,諸如“神馬”、“有木有”等網絡詞匯,既不比“什么”、“有沒有”等正規詞匯書寫更便捷,也不包含更深的意思。
對傳言中的網絡用語禁令,有意見認為這是高考不能與時俱進的表現。誠然,高考不應排斥新生事物,但問題是應以何種形式吸收何類事物。僅就網絡而言,高考不妨多關注網絡熱點事件和現象,但在語言方面,卻不宜追著網絡跑。
網絡用語的一大特點是娛樂性和流行性。誰曾想到,一句莫名的“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竟一度風靡網絡,最后又匆匆謝幕。由于帶有草根性質,人人都可能成為創造者,因此網絡語言又具有隨意性。很多情況下,網絡用語嚴謹不足,一些帶有戲謔甚至辱罵成分的詞語,以諧音形式包裝成網絡語言后,竟堂而皇之地在網絡上招搖過市,追捧者眾多。如果高考盲目跟風網絡用語,未免有娛樂之嫌,既有失嚴肅,更容易造成漢字書寫和使用混亂。誰能保證不會發生考生只識“杯具”,不認“悲劇”的悲劇?
高考不應對網絡用語柴門緊閉,但這并不意味著高考就可以成為網絡語言的秀場。畢竟網絡語言更新太快,而語言文字的革新又是件謹慎緩慢之事。因此,不妨讓網絡用語再沉淀一下,經歷時間的檢驗之后,再去粗取精地取舍那些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網言網語,為現代漢語注入新鮮健康的血液。(朱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