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義本月20日就要接任國民黨主席,如何爭取可用資源并團結全黨,以重振國民黨社會支持度,是其重責大任。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國民黨有兩大傳統資源優勢,一是企業界的支持,二是處理兩岸關系的能力,如何結合兩大優勢創造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兩岸紅利,是戰略思考方向,值得吳敦義設法爭取。吳敦義領導國民黨,要務必讓臺灣民眾體會到,比民進黨更會處理兩岸關系、更有益于民眾生活的改善,國民黨才會有前途。
社論摘編如下:
吳敦義本月20日就要接任國民黨主席,如何爭取可用資源并團結全黨,以重振國民黨社會支持度,是其重責大任。國民黨有兩大傳統資源優勢,一是企業界的支持,二是處理兩岸關系的能力,如何結合兩大優勢創造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兩岸紅利,是戰略思考方向,值得吳敦義設法爭取。不過,吳敦義目前擺出的兩岸政策路線,顯得保守落后,恐怕難獲大陸認同。
國民黨淪為在野黨,但民進黨蔡當局不愿接受“一中”的“九二共識”,兩岸關系不斷惡化;越來越多民眾懷念起國民黨馬當局執政時,兩岸官民交流順暢,陸客逐年增加、農漁產品銷陸幾無障礙,讓臺灣庶民(基層商民)享受到可觀的兩岸紅利,這種好景如今不復存在。
這就是吳敦義就任國民黨主席后,可以大力發揮的空間,也是爭取選民回頭支持國民黨的重要籌碼。換言之,吳敦義必須想方設法讓選民大眾相信,國民黨有能力恢復以往的兩岸交流榮景,讓民眾重新享受兩岸紅利的好處;才能在下次選舉時,理直氣壯要求選民支持國民黨。
吳敦義擔任馬當局“行政院長”時,施政路線主打“庶民經濟”,成效不差,至今民間仍印象深刻。在這個基礎上,吳敦義未來在國民黨主席的位子上,當然應賡續強調庶民經濟;尤其是在兩岸層面,現在蔡當局動彈不得,無法由此造福民眾,相對上國民黨更有條件與大陸攜手,重新為庶民創造兩岸紅利。
但是,這樣的理想,目前有個障礙,就是吳敦義擺出的兩岸政策路線,仍在馬當局時代的框架之內,未有創新突破,將使國共關系“不進則退”,過去彼此的互信默契亦將弱化。在這種情況下,國共雙方重新攜手共創兩岸紅利的機會自然不如預期。
關于吳敦義的兩岸政策路線,主要呈現在日前國民黨中常會訂定的該黨“吳版”新政綱草案里。其中兩岸論述部分,仍重申馬當局時代的“不統、不‘獨’、不武”主張;另決定拿掉洪秀柱版政綱的“深化‘九二共識’”說法,并將其“和平協議”字眼改為“和平愿景”等。這項論述,不免給人“回到從前”的感覺。
其實,吳版新政綱草案,仍有機會在即將登場的國民黨“全代會”上作有益的修正。屆時若無法加上“追求統一”說法,至少應增補“全力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共同追求中華民族復興”等主張,望淡化大陸疑慮,為國共合作開創新局。
果能如此,則國民黨即可重新著手為庶民的兩岸紅利而拼搏。雖說該黨現在不是執政黨,沒有決策權,但只要吳敦義有心,可以做的事情仍是不少。
首先,可以針對蔡當局上臺后的庶民經濟“兩岸災情”,進行全面、具體的調查與掌握,并據此提出強力的政策主張,給蔡當局和民進黨施壓。
譬如,今年上半年陸客來臺人數較去年同期流失近半,在這種態勢下,哪些縣市損失較多?哪些行業受創較重?相關商民收入減少幅度為何?這些問題,通通掌握具體答案了,就可以提出短期救急(補貼或免稅)及長期救窮(兩岸民間合作)等政策主張,要求民進黨當局實行,或交由明年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作為主打政見。
另外,兩岸貿易方面,近來盡管總體數字不差,卻屬于工業部門的表現,與庶民經濟息息相關的服務業和農業部門則災損嚴重。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國民黨應該好好去調查,并提出切中要害的政策主張,讓相關商民有所指望。
吳敦義領導國民黨,務必讓臺灣民眾體會到,比民進黨更會處理兩岸關系、更有益于民眾生活的改善;國民黨才會有前途。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