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即將落幕。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評論說,這也是社會另一個反思的開始,臺灣需要什么?年輕人在想什么?以及當今擁有資源的世代,該為年輕世代做些什么?各界應在學運的激情過后,共同思考如何造就好環境,為年輕人點燈、鋪路。
全文摘編如下:
太陽花學運出關,進入社會播種。這也是社會另一個反思的開始,臺灣需要什么?年輕人在想什么?以及當今擁有資源的世代,該為年輕世代做些什么?
20余天的學運中,各方激烈的爭論雖然針鋒相對,但是其中有一股相同的聲音,就是大家都認同臺灣要走出去,不能死守島上的有限資源與市場,年輕人也才有未來。大家要討論的,只是用什么方式走出去,在全球市場、價值鏈中,做什么樣的工作,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才能帶動臺灣成長,為臺灣與人民爭取更多機會。
這讓我想起,我們這個世代年輕時,“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的風潮。那也是一個許多有志之士主動想要走出去向外取經、大展身手的年代。只是受限于語言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學習社會科學、商業、管理的學生,多半回臺灣發展;留在當地的人,則多是學習理工、技術相關領域的學生。日子久了,我們發現,留在美國的科技業人士并不容易在主流社會占居高位,影響力有限。
其中也有人選擇回國創業,帶動臺灣的科技業成長。只是我們多半以技術取勝,沒有受到創意與營銷、經營管理的太多啟發,過了產業高峰,就難以脫離代工的命運,數十年過了,發展仍受局限,甚至有人責備產業難以升級。
新的這一代,比我們更想要、也更需要走向世界。做為“過來人”,我們不但不希望他們只是擔心會否在全球化中失業、臺灣會不會被邊緣化,更期許、也祝福他們能有機會多發揮才華、擁有更高的視野、取得領導力,提升臺灣的地位與成長。
但這不是各方爭辯后,就會自然發生。這需要各界在學運的激情過后,共同思考如何造就好環境,為年輕人點燈、鋪路。
新世代的信息充分,行動迅速,已經有很多人等不及,開始躍躍欲試邁向國際職場。近兩年來,愈來愈多臺灣年輕人因為面臨失業或22K收入的窘境,選擇出國工作。其中有不少人擔任從事苦力的低階勞工,愿意吃苦、嘗試的精神可佩,但也很令人心疼。
事實上,他們未必需要如此離鄉背井。如果走入臺灣鄉間,可以發現臺灣還有許多可供進一步開發、建設的空地;需要升級的基礎建設與規畫得更美的城市鄉鎮風貌;更不用說有許多閑置的工業區、廠房。無論是制造或服務業,都有得以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與人力資源,成為臺灣人施展身手、練武功的舞臺。我們需要的,是設立目標,整合相關資源,一起創造更多價值與遠景。
在種種可為之事中,我們尤須著力于攸關臺灣未來發展的年輕人。最近美國加州洛杉磯市長賈西堤(Eric Garcetti)提出未來的四項發展重點計劃,第一項就是要讓未來的工作力、能力組合和該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相連結。他們不高空喊口號,付諸行動邀集當地知名、有代表性、得長久耕耘的企業共同努力。例如,結合迪斯尼與花旗基金會,為14~24歲在學或準備進入社會的新鮮人打造1萬個暑期實習與工作計劃,做為年輕人與洛杉磯未來發展的重要接軌。
以此為鏡,如果臺灣的年輕人對海外企業有吸引力,值得他們飄洋過海來招募人力,當局與企業也愿意進一步在此發展與成長,我相信我們有許多條件與資源可以大有所為。
在學運期間,有一則新聞分析的標題令人心驚:“學子鬧學潮,爸媽迎失業潮”。有人怕開放市場,臺灣終將迎接失業潮;也有人害怕不開放,臺灣與國際市場絕緣,遭遇的是比失業更慘的結局。
兩種推論都太悲觀。我們應該有信心與勇氣,不擔心參與開放后機會流失,反而將參與世界競局視為值得迎接的挑戰、我們得以“開疆辟土”的機會,不斷自我突破、創造更好的產業與經濟環境。如此一來,我們的下一代也才有舞臺與自信,得以進一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告別今天的擔憂,改寫臺灣的未來。(作者為資深企業經理人)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