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和民間團體近日不約而同公布了“民眾幸福指數”,由于結果大相徑庭,引發島內坊間對“幸福定義”的討論。香港《大公報》15日發表評論指出,島內民間團體的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民眾普遍認為生活在臺灣是“無感幸!薄5降着_灣民眾是“幸!,還是“不幸”,為何官方與民間的調查會出現落差,值得深究。評論最后直言:良好的經濟環境是保障民眾幸福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行政院”主計處參照“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架構,首次對臺灣民眾的幸福指數進行統計。結果顯示,相較于OECD的37個國家及地區,臺灣排名第19。雖然名次屬于中后段,但在亞洲卻是名列前茅。而島內民間團體的調查結果卻顯示,臺灣民眾普遍認為生活在臺灣是“無感幸!。到底臺灣民眾是“幸!保是“不幸”,為何官方與民間的調查會出現落差,值得深究。
馬英九于2011年競選連任時承諾,自2013年起每年公布“幸福指數”。這顯示了馬當局“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一方面希望把臺灣打造成為宜居、健康、快樂的寶島,另一方面可從指數中檢視施政得失。根據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臺灣在居住條件、所得與財富、工作與收入、社會聯系、健康狀況、主觀幸福感、工作及生活平衡等7個方面的得分略高于日、韓。
其實,“幸福指數”是一個全面性的評估,“主觀幸福感”只是其中一項指標。官方版本今年的“主觀幸福感”分數是5.2,比民間版本的5.72還低,但為了使與其它地區的比較基礎一致,仍采用去年的調查結果6.1分,所以才會略高于日、韓。而臺灣民眾今年的“主觀幸福感”低于去年,主要是因為島內去年9月起陸續傳出勞保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等社會保險財務危機,加之最近有數據顯示,臺灣民眾今年上半年的薪資水平倒退至16年前,社會氛圍不佳,降低了民眾的幸福感。
由此可見,良好的經濟環境是保障民眾幸福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但當馬當局全力拼經濟的時候,民進黨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卻在拖后腿,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讓人憂慮。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