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1日接受訪問表示,臺灣企業家做事勤奮,非常專業、謙恭,未來只要臺灣政策開放,他愿意與聯發科合并。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短評指出,面對陸資并購潮,臺當局宜開大門走大路,只要產業持續在地化,政策就應鼓勵兩岸產業合并,為臺灣經濟開創新出路。
評論摘編如下:
中國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日前呼吁臺當局開放陸資投資IC設計業,趙偉國并點名旗下展訊和銳迪科有意和聯發科合并,紫光剛在上周五以194億元(新臺幣,下同)取得力成25%股權,前腳剛并完力成,后腳立即開口要并聯發科。
挾著龐大資金及供應鏈優勢,陸資已發動入股臺灣半導體產業并購潮,面對此一發展,當局應持開放態度,兩岸半導體產業走向入股合并將是雙贏,半導體產業引進陸資資金活水,國際競爭力將大躍進。
對于趙偉國遞出橄欖枝善意,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示,只要臺當局政策許可,且對股東、團隊及兩岸半導體產業有利,聯發科愿意采取開放態度。向來支持上市公司合并的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則在“立法院”公開表示,兩岸廠商基于善意并購,雙方談妥后可以達到產業互補之效,并取得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臺灣電子業已發展近30年,靠著最早的筆電代工創造出口榮景,但近年來隨著全球產業轉型,新經濟快速崛起,卻有著“年華老去、時不我予”的無力感,在資金與產業規模缺乏“國際靠山”下,發展腳步出現停滯,引進新思維和新資金是當務之急。
而同文同種的陸資,又比歐美外資更具合并優勢,一來兩岸合作可共同開發歐美市場,二來臺灣可藉此打進供應鏈,將阻力變為助力,一加一的效果大于二。因此面對陸資并購潮,臺當局宜開大門走大路,只要產業持續在地化,政策就應鼓勵兩岸產業合并,為臺灣經濟開創新出路。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