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報》27日社論說,千盼萬盼,黃色小鴨蒞臨基隆,竟然衰事連連,加上天公不作美,這場黃色小鴨的臺灣盛宴,似乎走到了盡頭。
平心而論,這個原本是浴缸里的兒童玩具,并無稀奇,但討好卻可以預期,除了小孩依舊愛,大人也被撩起了喪失已久的童趣,故一拍即合,在臺灣卷起了勢如破竹的賞鴨潮。
但賞鴨潮的背后,卻也諷刺。臺灣不是文創正搞得火熱?怎么一只巨型黃鴨,就即刻變成全民運動?相形之下,臺灣文創豈不是毫無抗體的紙老虎?所謂臺灣文創在庶民經驗里看不到、摸不著,在日常生活里又缺乏動員感染力,這種反差極大的現象,恐怕才更值得眾人深思。
當然,賞鴨風潮和霍夫曼的創作者身分有關,“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優勢,很難說不存在。若真如此,反而暴露了臺灣與“國際接軌”的焦慮,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洋貓就是好貓,這種焦慮讓土貓無論是想叫好或叫座,都注定事倍功半。
不得不察的是,與國際接軌的焦慮,又因臺灣地方縣市之間的競爭而加劇。細數臺灣各縣市的施政,舉辦活動不可避免,偏偏活動又擺脫不了演藝窠臼,其結果是臺灣有限的藝人反覆曝光、游走于各縣市,最后面孔已舊、梗已老,故計中計只好扮演起進口代理商角色,以各式各樣的“國際化”皮相來拉抬自身的城市文化形象。
黃色小鴨從高雄到桃園,最后到基隆,區區臺灣島嶼,竟有如此高密度的展演,堪稱世界僅有的奇跡。
這也是為何,接最后一棒的基隆,主辦單位處處瑕疵,人潮的遞減已是可以預期。賞鴨潮如上世紀90年代的蛋塔熱,因為人的食量、口味選擇,不可能獨沽一味,天天消耗不斷供應的蛋塔;同理,賞鴨潮的現場,若只是到此一游的拍照、紀念品的購買,這種簡單無比的“文化活動”,怎么可能長效持久?
基隆的鴨展確實令人詬病,但何嘗不是小鴨旋風延續至今的總清算?所謂人潮活絡經濟,說穿了只是以孤伶伶的洋人創作物為餌,而周邊則是伴隨臺灣最擅長的打帶跑攤商文化,說精致、說商業模式,都還有一段距離。
黃色小鴨即將曲終人散,與其說是為臺灣人留下美好回憶,倒不如說是,為島內民眾上了一課。至少,重量不重質的“國際活動”,是否還值得故我,甚至加碼?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