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系持續緊張。近日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再次凸顯雙方的矛盾,這讓我們不禁思考:曾經有著相似的歷史和文明的鄰國,為何一直難以和睦相處?
沖突由來已久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3月23日,反對普京的俄羅斯前議員沃羅年科夫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被射殺。隨后,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發言人表示,這是俄羅斯“精心策劃的謀殺案”。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則回應稱,基輔方面關于俄情報機關參與殺害沃羅年科夫的聲明是荒謬的。
對此,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文章稱:“雖然我們還不能完全確定是誰殺害了他,但有兩點確定無疑:相關調查及其結果將成為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峙的又一場政治游戲。”
當然,這并不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第一次外交口水戰。
2月18日,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下令在實現政治調解之前,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地區烏克蘭公民和無國籍人士所持護照、學歷證明、婚姻證明等文件,佩斯科夫稱,“這完全是出于人道考慮。”
隨后,烏克蘭國家通訊社的消息稱,普京的該項命令從事實上宣告了“俄羅斯控制了被非法占領的烏克蘭土地”。消息呼吁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破壞“明斯克和平協議”的行為施加壓力。
自2013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尤其是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被罷免總統職務之后,俄烏兩國之間的沖突愈發尖銳。先是克里米亞舉行全民公投,當地民眾以壓倒性多數投票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后來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兩地宣布獨立,接受俄羅斯的“特殊照顧”,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地緣政治沖突日益加劇。
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年2月報道稱,俄羅斯、烏克蘭、德國、法國4國領導人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就長期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及烏克蘭東部地區停火問題達成協議。此后,烏東大部分地區沖突基本停止,但零星沖突一直不斷,沖突雙方都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
俄烏各有所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俄羅斯前議員在烏克蘭被槍殺是在雙方關系緊張和對立的背景下發生的。該議員曾幫助烏克蘭調查其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從披露出來的消息看,這是烏克蘭政府利用亞努科維奇的案件,來搜集亞努科維奇政府與俄羅斯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強化烏克蘭國內“去俄化”的傾向。可以說,這是烏克蘭政府對俄羅斯過去行為的清算。
本來俄羅斯和烏克蘭關系總體上已經開始趨于穩定。外交學院教授高飛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近日,烏克蘭問題再次被“炒熱”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美國新一任總統特朗普的上臺。《金融時報》也曾刊文稱,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打破兩黨政治慣例,多次稱贊普京,暗示將解除因烏克蘭沖突而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在美國新政府還沒有完全確定對俄政策之前,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國通過一定程度的地區緊張局勢,引發大家的關注,借助外部支持獲得外交力量以抗衡俄羅斯。”高飛表示。
從長期來看,俄羅斯和烏克蘭問題難以解決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俄羅斯、烏克蘭以及烏克蘭地方民間武裝力量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烏克蘭政府一直將俄羅斯視為最大的威脅。據英國路透社報道,波羅申科稱,軍方必須為敵人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再次發動進攻以及防范俄羅斯做好準備。
對于俄來說,保持烏東地區存在爭議,可以維持和西方國家之間在地緣政治上的“過渡帶”。姜毅表示,“俄羅斯希望用烏東問題來牽制烏克蘭,使烏克蘭沒有辦法集中精力進行自身內部改革,減緩其向西方靠攏的速度;同時,俄羅斯也可以借這一問題來與西方進行溝通與對話,增加在停火談判中的籌碼。這一議題也成為外交斗爭的平臺。”
如果這一問題被徹底解決,也會弱化西方在這一地區對抗和牽制俄的理由。
前景不容樂觀
今后,對于俄羅斯和烏克蘭關系的走向仍不能樂觀。
一方面,俄烏不愿坐在同一個談判桌前進行談判。俄羅斯衛星網的報道也證實了,俄羅斯未派人參加原定于3月24日舉行的旨在調解烏克蘭危機的諾曼底四國外交部政治司長級別會談。另一方面,歐盟和美國也幫助烏克蘭向俄羅斯施壓。正如歐盟理事會3月13日的消息稱,歐盟將延長從2014年3月開始實施的對俄羅斯和烏克蘭個別公民和法人的制裁,直至今年9月15日。此外,俄羅斯對于西方的制裁也表現出強硬的態度。佩斯科夫曾表示,俄羅斯不會為換取解除西方制裁,而用克里米亞做任何交易,也排除了在克里米亞舉行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
對于未來的俄烏關系,高飛表示,烏克蘭問題在特朗普的對俄政策沒有明了之前還將繼續蔓延。在美國對俄政策形成的過程中,預計較小的熱點事件仍將頻發,烏東地區還會持續緊張。
烏克蘭問題的持續發酵也將進一步影響俄歐關系的改善。姜毅表示,烏克蘭問題,包括烏東以及克里米亞問題,成為橫亙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最大的現實障礙。這個障礙,尤其是克里米亞問題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此外,他對烏東問題的解決也持悲觀態度。
今后,在烏克蘭問題上,雙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正如佩斯科夫在接受俄羅斯商業咨詢電視臺的采訪中說的那樣,“只要極度激動的情緒和意識形態未來能在烏克蘭逐步消退,該國很多地區的人們將能用清醒的眼光平靜地看待已發生的事情。”(楊寧 胡曉菲)
[責任編輯:李帥]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