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利益融合程度日漸提升,已超越單純的貿易關系。雙方需要大力挖掘新的合作增長點。
5月初,歐盟委員會發布了最新一期春季預測,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仍處于持續衰退之中。近來不少國際機構也將歐洲稱為國際經濟復蘇的“短板”,加上之前意大利大選僵局、塞浦路斯銀行業危機再掀波瀾,涉歐輿論彌漫著濃厚的“風險論”、“危機論”氛圍。但總體而言,進入第四個年頭后,歐債問題和歐洲經濟波動中呈現出趨穩向好跡象。
首先,市場信心大幅回升。觀察市場信心可以看兩個指標:一是歐元匯率,二是重債國國債收益率。今年以來,歐元對美元匯率基本保持穩定。重債國國債收益率普遍下降,意大利、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4%,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還創下1.81%的歷史新低。
其次,歐洲經濟顯露復蘇勢頭。預測顯示,雖然困難猶多,但歐盟經濟于2013年上半年緩慢企穩,下半年逐步回暖,2014年將加快增速。近來歐洲各界紛紛反思緊縮政策,努力在刺激增長上有所作為。隨著世界經濟整體復蘇,歐洲經濟將獲得更好的外部環境。今年2月,歐元區國際貨物貿易盈余達104億歐元,遠高于去年同期。
第三,歐洲制度建設功效漸顯。去年夏天以來,歐盟應對危機的“三位一體”模式,即財政整固、金融防火墻和銀行聯盟建設初步成型,已對市場產生了不小震懾。意大利和塞浦路斯的危機沒有對歐債形勢構成實質性沖擊,也說明歐洲具備了更強的抗沖擊能力。從政治上看,歐元和一體化是歐洲戰后60多年最突出的成果,歐盟難以承受一體化倒退和歐元崩潰的代價,只能繼續往前走。這是當前歐洲最大的共識。
事實上,最近有關歐債問題的積極消息也在增多。希臘總理薩馬拉斯認為,希臘的形勢在好轉,經濟將走出連續六年衰退的低谷。意大利央行高級官員表示,歐債形勢總體向好,已渡過最危急時刻。不少專家學者預測,2014年歐洲有望擺脫債務危機。有分析認為,相對于美國無休無止的量化寬松,歐洲選擇的是一條非常艱難但方向正確的調整道路,如果取得成功,將為未來經濟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樂觀和悲觀論調并存,從一個側面說明歐債問題錯綜復雜。歐債問題的背后是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即使債務危機本身不復兇險,歐洲尋找增長點和提升競爭力,修正銀行金融系統,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也將是一個長期的進程。或許謹慎樂觀才是對歐洲發展前景比較可靠的態度。
對中方來說,抓住機遇推進中歐關系、加強中歐互利共贏合作是建設性舉措。中歐利益融合程度日漸提升,已超越單純的貿易關系。雙方需要大力挖掘新的合作增長點,進一步開展雙向投資,加強在城鎮化、新能源、先進技術、文化產業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世界經濟復蘇進程還存在較多不確定性,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經濟體,中國和歐洲相向而行,其積極意義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