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甘肅漳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其境內212國道沿線最近建起用琉璃瓦裝飾的2米高墻,村民稱這些墻是“扶貧項目”,最大的作用就是遮丑,讓過路領導覺得好看。當地縣委表示,修墻是進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環境。(12月3日人民網)
一堵修葺得光鮮亮麗的墻,也的確不失為一道景觀,美化環境也不是談不上。然而,墻兩面的截然不同,暴露出了墻的本質。
“遮羞墻”不是新鮮事,從城中村到貧困縣,全國各地都時有曝光。奇就奇在,根本遮不住羞的墻,為何能頻頻涌現,斷而不絕?
真實的市容村貌就擺在那里原封不動,豈是一堵墻擋得住?看來,遮羞墻自有其生存的空間,墻不厚,但效果真不差,說不定還算是“出色”的政績。墻后的景象究竟不想讓誰看見?又是誰樂于眼不見為凈?
臟亂差和貧窮落敗需要治理,但只靠衣冠來包裝是治不了本的。不從真正改善人居環境入手,不去致力于扶貧致富,花錢在遮遮掩掩上,只會愈發丑陋。真實與粉飾之間的墻有形,可無形的墻恐怕更難推倒。 (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