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的五年內,全國680個貧困縣約1萬名學生,將成為“國家扶貧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受益者,以單報志愿、單設批次、單獨劃線的方式考入大學。
教育部部長助理林惠菁表示,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是對特殊困難群體的一種補償機制。具有貧困地區戶籍和當地高中三年學籍、符合當年高考報名條件的學生,均可填報專項計劃志愿。按照計劃的設計,這批學生將主要進入農林、水利、地礦、機械、師范、醫學以及其他適農涉農專業。為了鼓勵學生回鄉就業,政策規定不為他們遷轉戶口,在校期間不轉學、不轉專業。
這項“單招政策”的設立,其出發點無疑是好的。希望借此緩解貧困地區升學率較低的難題;又為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豐富的人才儲備。但也應當警惕,這種附加了多重條件的“單招政策”在力求平衡城鄉教育資源差距的同時,可能造就新的不公平。
不能否認,來自于貧困地區的學生,也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也希望通過個人的選擇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來自農村的未必就對這些涉農專業感興趣,也未必都能適應相關的職業。但不轉學、不轉專業的規定,讓這些單招學生失去了一次選擇的權利。而對單招學生不遷戶口,進行“另冊管理”,相當于在他們和普招學生之間,人為地劃出了一道鴻溝。等于在無形之中,為他們貼上了一張身份標簽,也可能會導致他們在學校里找不到認同感。這也許會讓他們在未來擇業時,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以“單獨招生”的模式對貧困地區學生進行扶持,這其實是國家對貧困地區的“還賬”,而不是一種額外的賜予,沒必要去附加太多的條件。引導畢業學生回鄉,可以通過提高待遇、給予政策等手段引導,必須警惕地方政府部門以戶籍或檔案做籌碼強制留人。教育的本質目的,是“樹人”。剔除一切苛刻的條件,給予貧困地區的單招學生同等的機會,讓他們盡可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這才是完全意義上的扶貧。
扶貧助困、兼顧公平,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頂層設計”的美好初衷要落到實處,必須坦誠地面對現實矛盾。對于長期處于弱勢的廣大貧困地區學生而言,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大學入學通知書,更需要真正的平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