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貼在陜西省西安市未央交警大隊里的通知稱,由于該交警隊在4月份人均糾違只有163例,為全支隊最少,已經被通報,希望民警們“加大照相機抓拍和開據通知書力度”。未央交警大隊政秘科副科長回應,這并不是確切的罰款任務,只是工作考核的量化指標。(6月5日《南方都市報》)
在行政機關,工作考核的量化指標往往與獎懲掛鉤,完成好的單位或個人會得到表揚和其他榮譽,會多得獎金、提成,甚至在任職提拔方面也會得到垂青。量化指標有一股無形的強制性力量,能夠給相關單位和個人造成很大的壓力,這種量化指標與工作任務的性質無異。
未央交警大隊的量化指標是糾違數,糾違的具體表現則是“照相機抓拍和開具通知書”,交警用照相機抓拍并開具通知書后,罰款是跑不了的,或許會有糾違不處罰的現象,但應不是普遍現象。顯然,糾違基本等同于罰款。我們把這兩個相似點綜合到一起,應該不難得出量化指標很像罰款任務的結論。
現在,不少執法機關礙于各種監督的壓力,已經不再用紅頭文件赤裸裸地制定分派罰款任務,而是換了一種低調隱蔽的辦法,用口頭方式或“白板文件”的方式分發罰款量化指標或計劃指導數,這種方式并沒有改變制定罰款任務的本質,更沒有改變制定罰款任務的荒唐,充其量只是換了一個“馬甲”,但罰款任務換了“馬甲”,人們就認不出來了嗎?
執法為公,執法目的不是處罰,而是糾正和震懾,如果執法機關以各種形式制定罰款任務、量化指標,那么,一些單位或個人就很可能會執法為私,一心完成罰款任務,有的執法者甚至還會養魚執法、釣魚執法、違法執法,如此,執法者便褻瀆了職責,執法便會喪失很多維護社會秩序的功能。
是否在日常踏踏實實依法履職、是否能夠維護好社會秩序才是執法部門唯一的量化指標和工作任務,至于制定罰款任務的做法必須要取締,罰款任務的“馬甲”也必須要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