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中國社科院發布報告,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額繼2007年突破萬億元大關后,再次突破2萬億元,達2.2萬億元。(見12月18日《京華時報》)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再創新高、突破2萬億元!盡管相當驚人,但委實又并不是一個突兀、意外的數據。一方面,按照目前養老保險的基本賬戶情況,這一空賬數字,并不難推算;另一方面,從空賬形成的根源及現行養老保險的缺陷來看,空賬的不斷膨脹,也是可以預期的必然結果。
如何化解社會保險面臨的長期債務風險和隱形負債?依筆者看來,目前亟須的并不是簡單就事論事的做實個人賬戶,而是盡快為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制定改革線路圖和時間表。
其一,為厘清政府責任、強化政府投入制定線路圖和時間表。這包括,政府應為養老保險空賬和隱形債務承擔什么責任、多大責任?政府應從哪些渠道、以什么方式、以多大比例為養老保險籌措穩定的資金來源。比如,在政府財政支出中社保投入應占多大比例;國企紅利上繳比例應提高到多少,必須投入社保多少。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社保投入僅占財政的不到10%,遠低于德國的55.5%,美國的30.2%。
其二,為加速推進養老保險制度全面并軌,制定線路圖和時間表。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事實上是四軌制——公務員事業人員養老保險、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盡快啟動加速四軌制的整合并軌,已是刻不容緩,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后,一方面可以增加參保繳費人員數量,另一方面可以將目前為公務員退休金直接埋單的大量財政支出,轉用于充實養老保險基金。
其三,為實現全國一盤棋一本賬的養老金全國統籌,制定線路圖和時間表。《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但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仍然很低,相關審計報告顯示,職工養老保險仍有17個省份未實現省級統籌。導致養老保險基金無法在全國范圍內充分流動、化解地區差距;同時,因保險基金高度分割分散,難以通過集中統一管理確保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