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至今,人們的休閑時間連續三年下滑。近七成的受訪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超時工作問題,每周休閑時間不足10小時的超過受訪者總數的四成。在公眾最常采用的休閑方式中,“上網”連續三年都位居第一,散步、爬山、逛公園等大眾休閑項目上升到第二位,“看電視”位居第四,占比37.4%。(昨日本報B03版)
我們身邊的人似乎總是在趕時間,“中國人最著急”幾乎成為世界公認。調查顯示,國人休閑時間之所以越來越少,三成人認為“帶薪休假制度不完善”,七成人認為“工作忙、壓力大,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太少”。可據此分析出國人不會休閑的兩個主要原因。其一,相關休閑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國人無法保障休閑假期。帶薪休假制度的缺失,也直接導致了黃金周的擁堵與休閑質量的下降。
其二,是因為生存壓力。當下城市市民,休閑服飾的下面,并沒有多少可以休閑的自由心情。房奴、卡奴、車奴、孩奴,眾奴加身。沒有跑車,就得跑腿;沒有可以炫耀的背景,只有努力奔波的背影。民生多艱,休閑就不會落地。還有許多具體的現實原因。比如,城市對外免費開放的公共場館較少,休閑成本過于高昂,而且“城市病”肆虐,出門休閑并不一定比宅在家里更綠色環保。
經濟學家成思危認為,在農耕時代,人類只有10%的時間用于休閑;當工匠和手工業者們出現時,人類17%的時間用于休閑;到了蒸汽機時代,人類的休閑時間增加到23%;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們能將生活中41%的時間用于追求娛樂休閑;到2015年前后,隨著知識經濟和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將有50%的時間用于休閑。國人休閑時間越來越短,是與社會的發展潮流完全背道而馳的。
休閑,代表了一個社會的幸福程度。休閑是物質發展之后,人類在精神層面的共同追求。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了,經濟發展不可謂不快,GDP增長不可謂不驚人,政府和百姓的錢包也不可謂不鼓,可是,公眾的休閑時間卻成為經濟發展的犧牲品,這是一種遺憾。比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更重要的是人的發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停下腳步了,以便讓我們的靈魂跟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