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媒體為“考察”醫德醫風,導演了“茶水驗尿”事件,在社會上引起很大轟動,讓白衣天使的形象再一次蒙上陰影。然而,日前全國92家三甲醫院醫務人員以實驗證明:茶水當成尿驗,九成化驗單呈假陽性?磥韱栴}并非出自醫院,而是出自少數媒體的“大膽創意”。
茶水檢出尿液才有的毛病,表面上是媒體在醫學知識上栽了跟頭,但其背后還折射出記者先入為主、有罪推定的病態思維。這種思維并非媒體獨有,即便是普通百姓,目前不少人也持這種心態。有的患者看病時居然帶著錄音筆、攝像機,將醫生的一言一行都記錄下來,以便隨時“對簿公堂”。
不能否認,目前醫療領域的確存在一些問題,譬如收受“紅包”、“回扣”和“過度醫療”、開“大處方”等,但這些問題畢竟是個別現象。放眼各個醫院,更多的醫生還是秉承良好醫德,一心一意為患者問診把脈,醫患關系總體還是和諧的。我國有600多萬醫務工作者,如果醫德真的大滑坡,怎么會有13億人的健康?怎么會有人均預期壽命72歲的成就?
很顯然,最近幾年,一些媒體、一些人,無論在心理上還是行為上,已經先入為主,主觀將醫生“妖魔化”了。
醫療領域存在一些弊病,“以藥養醫”體制是病根。病根未除,個別人又動輒“妖魔化”醫生,這種淺薄、無知、不負責任的做法,對醫生群體的聲譽與身心是一種戕害,但是我們卻很少傾聽醫護人員的“心聲”。
前段時間,《濟南日報》策劃過“醫患關系如何救贖”的圓桌論壇,一位女醫生給我打電話,為醫生“鳴冤叫屈”。她說,違法亂紀的醫生是極少數,高收入的也是少數。因為社會對醫生的“妖魔化”,沒幾個醫生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從醫。眼下,最好的醫生出國了,稍好的醫生“單干”了,一般的醫生還耗在醫院。這位女醫生的觀點雖然有些“過激”和“夸張”,但是也從側面反映這樣一個問題:面對社會的“妖魔化”,他們倍感屈辱、焦躁甚至憤怒。這對民眾何嘗不是一種傷害!試問,一生之中,有誰能真正離得開醫生?
因為有“妖魔化”醫生的傾向,所以才有“茶水驗尿”鬧劇的上演,這不僅可能惡化本已緊張的醫患生態,而且會使更多媒體和群眾受到誤導,給社會制造不和諧音符。對此我們必須警惕,首先要以善的心態對待醫生,修補醫患關系。
當然,作為醫護工作者也應該潔身自律,不為被“妖魔化”留下“口實”。在一次座談會上,濟南華圣醫院院長王現軍闡述了一個觀點:醫生和患者都要將心比心,醫護人員除了有精湛的醫術,還要學會溝通、理解、謙讓、寬容,贏得患者的贊譽和信賴。也正是基于此,這家以中醫中藥為主,治療各類腫瘤的民營醫院,二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零糾紛、零投訴”的良好記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任何一個社會,醫生都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因為他們肩負著維護人類健康的職責。醫生當自愛,社會也要尊重和關愛醫生。丑化甚至“妖魔化”醫生,既是社會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