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出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討會”時表示,“將通過深化醫改為控煙助力,逐步把戒煙咨詢和藥物納入基本醫保,基本藥物目錄也將添加相關藥品。”對于陳竺透露的“醫保戒煙”計劃,各界觀點不一。(4月17日《廣州日報》)
戒煙藥物能夠納入醫保是好事
從醫保基金的長期運行看,為戒煙藥物付費,是眼前吃小虧,長期有效益的。
衛生部部長陳竺是從疾病的前端,健康和預防的角度來說的。不過這引起很大爭議,有人認為,在低水平的醫療保障現實下,尚有很多患病者不能得到有保障的治療,花費有限的醫保基金支付不菲的戒煙費用,并不合理。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就將煙草成癮依賴性疾病納入《國際疾病分類》,要求各國醫生給患者提供幫助。因為戒煙光靠意志力而不依靠藥物,成功率不高。
歐美和亞太部分國家已經將煙草依賴作為獨立性疾病,并將戒煙藥物納入醫保報銷目錄。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去年發布的調查分析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內,36.4%的吸煙者嘗試過戒煙,但其中高達91%的人沒有接受任何戒煙服務,使用藥物和咨詢戒煙的只有3.1%和3%。這個調查也建議將戒煙藥物納入基本醫保報銷范圍,以提高戒煙藥物使用率。
但從中國醫療保險制度的設計理念看,從一開始就強調治病,而不是預防疾病。醫保制度僅僅為了看病,忽視了健康的制度激勵,那么基金永遠是不夠用的。如果真能將戒煙咨詢和藥物納入醫保,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醫保理念從“治病”向“維護健康”轉變,這是一種積極的變化。
如果從醫保基金的長期運行看,醫保基金為戒煙藥物付費,是眼前吃小虧,長期有效益的。
目前戒煙藥物的費用確實較高,半年的費用超過3000元,但與吸煙導致的嚴重疾病如癌癥、中風、心臟病等巨額支出相比,醫保需要支付的費用就少多了。如果將戒煙咨詢和藥物納入醫保支付,短期內可能會出現醫保基金的波動,但最終會從戒煙者降低了重病患病率從而節約大幅醫保基金中獲得收益。
中國吸煙者中人群吸煙率最高的是工人和農民,分別為67%和60%,干部的吸煙率為54%。從人群吸煙率并結合人群人口基數看,如果將戒煙咨詢和藥物納入醫保支付,普通吸煙者將是主要的受益群體。
“醫保戒煙”缺少現實操作性
無論是醫保或者藥物,都不是推進戒煙的充要條件。
從有利于戒煙的角度來看,“醫保戒煙”似乎有幾分合理性。
不過,戒煙之于疾病控制的意義,在于預防與保健的作用。進一步講,如若戒煙納入醫保范疇,即意味著居民用于疾病預防與保健的相應支出,都應該納入醫保。雖然從社會公共福利與保障的角度而言,公共醫療保障到了如此的層次,自然是全民的福音。
但是,醫保對象與醫療范圍的擴大,還受制于現實的經濟基礎,有多少錢才可能解決多少問題。現有的醫保制度,受財力的限制,病有所醫仍然是當前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戒煙入醫保必須要越過公共保障普適性與公平性的門檻。
此外,從公共衛生防控的角度而言,推進戒煙有著美好的初衷。然而,戒煙與否或許更多屬于個人對健康責任的擔當。況且,無論是醫保或者藥物,都不是推進戒煙的充分必要條件。
無論如何“醫保戒煙”并不妥當,至少在現階段缺少現實操作性。而且,醫保之于控煙,并沒有必然內在邏輯。應該說,控煙是一項全民的義務,涉及多領域利益的退讓。所以,主導控煙部門更該尋求推進控煙的利益調節機制,從限制生產、消費與吸煙的行為上,逐步減輕吸煙對公民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