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別是公租房建設。會議要求,公租房面向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單套建筑面積以40平方米為主,租金按照略低于市場價格的原則確定。(《新京報》9月20日)
時下住房消費對于很多人來說,確是難承受之重。購房自不必說,租房也不容小視。以北京為例,據鏈家地產的報告,2011年上半年全市租金均價為3166元/月/套。在北京中關村一套43平方米的的一居室,月租金高達4500元。而老百姓收入是什么狀況呢?很多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生,月收入兩三千元是很普遍的情況,《2010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白皮書》顯示,廣東全省畢業生平均月薪為1879元。百姓住房難可見一斑。
如果公租房的定價只是略低于市場價,就和市場價相差不大。事實上,有媒體報道,北京市住建委首次公布的公租房成本租金顯示,有些項目成本租金不比周邊市場價便宜多少,甚至還高出市場價。這對減輕居民的住房消費壓力,起不到什么作用,結果,只可能是增加了房源。而就房源來說,市場上并不缺。時下,無論到哪個中介去租房,都不存在找不到房源的情況。房源充足,其實從中國炒房之盛也可推測出來。雖然中國炒房投機有多嚴重,一直存在爭議,沒有定論,但是限購導致住房交易量銳減的情況,已經作了說明。炒房族囤積的大量房源,在銷售不暢的情況下,就只有出租,租房房源自然不少。
如果公租房只起到增加房源的作用,那么對解決住房難就沒什么意義。雖然從理論上說,增加住房供應,改變供需狀況,可以降低交易價格,但現實很難說。被房價揪心了這么多年的中國老百姓,應該看清了,房價并不是供需矛盾那么簡單。時下各地廣泛實行的限價,把購房需求壓到低點。但是,近日廣州市房協副會長、新城市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曹志偉放言:“房價永遠不會降,如果明年降了,我賠你。”這充分表明,中國的購房價是人為控制的,與供需調節已遠離。事實上,中國房價時而一夜之間上漲數千,遇有力調控又下降數千上萬,早就讓人看出了問題──如果是供需調節,會有這么大的定價自由空間嗎?
公租房價格按略低于市場價定價,可能錯置了二者的關系。從公租房承擔的功能來看,公租房應該引導市場價,而不應跟在市場價的后面。而公租房要起到引導市場價的作用,必須要讓公租房有足夠的優勢,把租戶都吸引過來,給市場房以壓力,逼其降價,從而使整個租房價格降低,以減輕居民租房負擔。價格優勢是最大的優勢,如果說公租房和市場房價格差不多,就沒有了優勢,背離了住房保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