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不少人開始思考職業去向。大學生群體年后即將迎來求職高峰;不少白領也在年末跳槽,尋找新東家;許多工廠也迎來繁忙的招聘季……求職高峰期,就業歧視也如影隨形。目前,我國的就業平等權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項停留在紙面上的權利。“現在應當是認真研究制定反就業歧視法的時候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謝增毅建議。
就業歧視是社會領域的痼疾之一,從老生常談的性別歧視、年齡歧視、戶籍歧視到如今相貌歧視、身高歧視、星座歧視……盡管政府部門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各種歧視現象不僅沒有偃旗息鼓,還有“推陳出新”之勢。
就業歧視之猖獗,與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過于寬泛,缺乏可操作性有關。此次專家提出制定專門的反就業歧視法,意在為規范就業市場提供準繩,效果令人期待。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業歧視之所以如此頑固,絕不止“無法可依”這么簡單。一直以來,勞動者舉證責任較重、勢單力薄,司法對受害人的救濟嚴重不足(通常僅賠償直接的費用支出和信賴利益的損失,而沒有對求職者喪失工作機會的未來損失給予補償)、行政機構在反就業歧視中作用較弱等問題讓就業歧視有恃無恐。
然而,話說回來,即使加重對就業歧視的打擊,織密反歧視的制度網絡,就能夠杜絕歧視現象嗎?答案恐怕不容樂觀。企業作為理性經濟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目的,而其中人力成本作為企業運營的重要板塊,自然要慎重權衡。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人才作為未來最重要的資源,是企業廝殺中最重要的籌碼,就業歧視與其說是企業不道德的表現,不如說是殘酷競爭下企業不得已的選擇。反就業歧視,不能把板子都打在企業身上。成王敗寇,殘酷的市場競爭讓企業加重了危機意識,用人自然苛刻。所謂的“就業歧視”,對他們而言,不過就是優化人力成本的另一種解讀。人才收益最大化是企業選人的標準,從這個角度看,企業行為雖然不人道,卻也無可厚非。
總的來看,要根除就業歧視,既要打擊就業歧視、營造公平招聘的社會氛圍,也要從企業的處境出發多些正面激勵,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從實際效果看,揮舞大棒不如給點蘿卜,禁止、譴責、懲罰等不如引導、鼓勵、嘉獎等舉措更有效。以殘疾人就業為例,在人才市場上,政府與其追著歧視殘疾人企業跑,不如找到供需對接點,引導相應企業找到特殊人才,既讓殘疾人發揮作用也讓企業有利可圖,這樣顯然更有可行性。
另外,對于常被人詬病的性別歧視,從企業的角度看,解決思路也可以更開闊。一個適齡婦女,精力充沛的年齡難免要經歷生育,產假一休就是幾個月,企業要擔負的人力成本不可謂不大,尤其對于小微企業。在這種語境下,作為市場守夜人的政府,應多發揮“蘿卜效應”:一方面,對于履行社會責任感,反歧視的企業出臺更優厚的政策支持,如資金補貼、減稅激勵;另一方面,多表彰模范企業,分享用人經驗,多向社會弘揚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總之,對抗就業歧視,給大棒的同時,更要多給蘿卜,企業在消除人才歧視上才能得到更多動力源,這樣比單純的道德說教和制度約束更有效力。(陳小雁)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