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家莊一高校未完工就開學,學生泥濘地板上打地鋪男女混住”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據媒體報道,這所位于石家莊的高校為擴大招生規模,在新校區施工尚未結束、配套設施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堅持如期開學,致使部分學生出現了住宿困難,反應強烈。
無獨有偶,河南省某高校幾年前也曾被曝出過新生暫住教學樓的新聞,同樣是因為公寓樓沒有竣工就讓學生入住。兩則新聞內容何其相似,值得深思。
據教育部統計,截止2013年6月21日,我國共有高校2198所,其中,建校未滿15年的高達1600多所。為數眾多的高校,尤其是新建高校為了提高生源質量、擴大招生規模而新建校舍本無可厚非,但新建校區在投入使用前,至少應確保配套項目的可用性。在無法保證基本入學條件的前提下,以“節約學生的學習時間”為借口進行辯解,顯然站不住腳。
校舍尚未完工就急于招生入學,暴露的是監管的缺失。兩起案例共同證明,靠自律性來規范高校行為,效果難言有效。產業化帶來的競爭壓力迫使部分高校罔顧相關要求,做出有違規定的行為屢見不鮮。為此,必須加大各級監管力度,維護學生的基本權利。
誠然,宏偉的建筑、優美的環境確實能吸引學生的眼光,有利于招生工作的開展。但從長遠來看,與學校聲譽聯系最為緊密的,絕不是這些。以硬件的提升犧牲更為寶貴的人文關懷,是不明智的選擇。任何急功近利的盲目擴招,都會帶來不可挽回的惡果。
事實證明,高水平的教師團隊、高質量的就業、完善的后勤保障才是保證高校持續發展的基石。高校更應將精力花費在優秀師資的培養工作上來,擴大吸引人才的渠道,使更多有專業特長的人員前來從教。與此同時,絕不可忽略高校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應樹立教師為主、學生為主的心態,營造好溫馨的學術氛圍,為學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長此以往,以高質量就業的優秀畢業生為基點,形成輻射效應,一定能提高了學校的美譽度。到那時,招生工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焦學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