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汽車維修協會聯合發布國內常見車型零整比系數研究成果,18種常見車型中系數最高的為1273%,最低為272%。
所謂“零整比”,就是一輛車全部零配件的價格總和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零整比越高意味著后期維修保養成本越高。以最高的1273%為例,這意味著,如果更換這款車的全部配件,所花的費用可以重新購買12輛整車!如此畸高的“零整比”,堪稱中國車市最“黑”一環!
由于廠家是4S店的供貨商,如果供貨價格高,終端銷售價格必然不會有什么優惠。而在4S店層面,因為要維護龐大的店面開支、人力資本和庫存成本,零配件售價也會被進一步抬高。這就是俗話說的:賣車不賺錢,修車賺錢。道理也很明顯,如果售車階段的價格太高,就會將消費者趕到競爭對手那里,因為不同品牌的銷售商是不會有價格同盟的。但只要售出后,車主就會成為自己的“忠實”顧客,那么同一品牌下形成維修和售后服務的價格同盟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你是寶馬車主,你無論去到哪一家4S店維修,都要面對同樣價位的零部件和工時費,除非你愿意到街邊修車檔去維修。
更重要的是,售后的“價格同盟”不但公開,而且還能逃避價格法規的監管。因為車主大可以不去4S店而選擇街邊修車,4S店要價太貴就沒生意。但實際上,別說是寶馬奔馳,哪怕是經濟車型,如果遇到核心部件問題,或在街上買不到副廠件的,還是得服服帖帖去找4S店。因此,4S店是不會擔心售后生意冷清的。即使低端維修保養的生意被街邊檔口搶了,那么完全可以在其他更加“高端”、隱性的維保上大做文章,隨便換個貴價零件、做個深度維護,都可以牢牢掌握市場份額。從這個角度看,山寨店家撿到的只能是市場的殘羹冷炙。
此次發布車型的“零整比”,帶給消費者的是驚詫之后的無奈。因為消費者購車之前或者還可以用“零整比”來衡量一下自己的選擇,但購車本身是一種看似理性實質感性的消費行為,許多買進口豪車的人都知道這些豪車在生產國價格并不高,但這依然不能阻擋其購買。“零整比”也是如此,在國外四五倍就算高的了,但在國內最高竟然去到12倍,如果不是因為消費者對某些品牌的追求太旺盛,怎么可能刺激廠家如此“吊高來賣”呢?能夠制造銷售神話的廠家,也是真正能掌握市場定價權的品牌,消費者的弱勢恰恰也是其天生弱點導致的。
在汽車庫存居高不下、市場競爭如此充分的情況下,在售后服務上依然存在大面積的對消費者的價格壟斷、價格歧視和不透明行為,這就是當下汽車行業的悖論。從政府監管層面來看,面對各大車型離譜的“零整比”,未必就能有效鉗制。畢竟“增值”本身就是市場規律的一個重要標志。至于4S店潛在的價格同盟,也難以被法規所拆解和懲罰。當然,消費者還是很需要類似“零整比”的參照系,好好修正自己的購買行為,進而看穿國外品牌的神話。(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