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制太長畢業太晚造成大量“剩男剩女”?12日,記者從廣東省政協獲悉,省政協委員、廣州軍區總醫院政委黃艷儒提交提案,認為整體學制太長導致學生畢業太晚,造成適應社會慢、婚育壓力大等諸多不便。他建議,將現行的小學到高中的12年學制縮短為9年,這樣19歲就可以大學畢業,可以更早地規劃人生。(1月13日《廣州日報》)
現行學制導致學生大學畢業以后就進入婚育年齡這是事實,但卻不等于說縮短學制就能解決“剩男剩女”的社會問題。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剩男剩女”主要不是年齡上的“剩”,而是現實條件和擇偶心理上的“剩”。不管是我們的所見所聞還是一些關于婚戀方面的調查研究都證明,現代社會的“剩男”群體,主要集中在一些學歷偏低,收入偏低,條件偏低的“三低”單身男青年;而“剩女群體”則相反,主要集中在學歷高、收入高、條件高的“三高”單身女青年。但不管是“三低剩男”還是“三高剩女”,導致他們剩下的原因,顯然都和年齡沒有太大關系,而和他們所處的地區,所擁有的身份、工作、收入以及擇偶觀念等等關系更加密切。
從這個角度來說,黃委員給出的解決“剩男剩女”的辦法,顯然是找錯了靶子。在筆者看來,正確的解決辦法,一是通過發展地方經濟水平、教育條件,改善就業環境,提高工資收入等等,來幫助“三低剩男”縮短與“三高剩女”之間的距離;二是通過積極的教育引導,幫助“三高剩女”改變錯位的、唯物質論的婚戀觀和擇偶觀。當雙方之間的現實差距縮小了,“剩女們”的擇偶要求也現實理性了,則他們結合的機會也就大了,“剩男剩女”的總體數量自然也就少了。
另一方面,教育學制也不是想縮短就縮短,想延長就延長的,它必須符合科學常識和教育規律,而為了減少社會上的“剩男剩女”就把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一下子縮短為9年,這是否符合科學、符合教育規律,也是一個問題。(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