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25日發布的《當代中國調查報告叢書:中國社會和諧穩定跟蹤調查研究》顯示,中央八項規定收效獲公眾積極肯定,超七成公眾對于未來反腐敗成效具有信心,較往年有較大幅度提高。
2011年12月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第一部《反腐倡廉藍皮書》指出,調查顯示,近60%公眾對今后5至10年中國反腐敗“很有信心”或“較有信心”。2年時間,公眾對未來反腐的信心提升超過10%,是公眾對這2年來(尤其是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發布之后這一年多來)反腐成績的首肯。
2012年12月,中央出臺八項規定,一些黨員領導干部還不以為然,以為不過是“一陣風”,風頭過后該干嘛還干嘛。殊不知,這一年來,非但風力不減一分,還愈吹愈勁,配套規定陸續出臺——“會員卡清退專項活動”、“禁印制寄送賀年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公務接待管理規定”、整治“會所中的歪風”等等。“三公消費”一感冒,高檔消費市場就咳嗽,專走高端路線的酒樓蕭條了,以公款吃喝為主的高檔白酒滯銷了,往年滿天飛的臺歷賀年卡少了,公務接待也謹慎了,公車也不敢隨便私用了……變化是實實在在的,老百姓也都看到了,點“贊”了。
公眾對未來反腐敗的信心,是體制反腐彌足珍貴的民意基礎。反腐敗能否取得最終的勝利,不僅取決于體制反腐的決心,還離不開公眾的支持,公眾的信心是腐敗治理的重要保證。同時,信心也是參與的前提,公眾對反腐有信心,就有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今年4月,泰州一位官員公款大吃大喝,受到群眾圍堵,不得不下跪求饒,就是典型的群眾監督個案。
不過,對這“超七成公眾對反腐敗成效有信心”的結論也不能過分樂觀。畢竟,還有33.7%的人認為目前腐敗現象很嚴重,有41.6%的人認為腐敗現象比較嚴重。在問及當前最嚴重的社會問題時,有34.6%的人選擇貪污腐敗問題,在所列各項社會問題中居第四位。這說明,公眾對腐敗問題還是非常關注,對成效還有更高要求。因此,公眾信心既是對過往工作成績的肯定,也是對未來深化轉作風、反腐敗成果的期待,它應該成為一種向上的動力,將作風建設、反腐工作往縱深方向推進,以更大的成績取信于民。 (連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