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爆發后的兩三年時間內,銀行信貸資金的投放可謂達到了極致。但投放給制造業的貸款卻遠不如政府融資平臺、開發企業和其他非生產性行業。由于信貸資金的天量投放,帶來了價格的快速上漲,制造企業的成本快速上升,效益急劇下降,形成了“兩頭擠壓”。
剛剛公布完畢的銀行中報顯示,截至6月末,16家上市銀行逾期貸款總額超過43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過900億元。其中,五大國有銀行逾期貸款額較年初增幅全部超過10%,增幅較大的建行、工行分別達到了43.4%、38.1%。增幅相對較小的中行、農行,也分別增長了19.1%、15.72%。
而數據同時顯示,不良貸款行業分布主要集中于制造業和商貿企業,其不良貸款占總不良貸款的比重接近50%。
那么,如何看待制造業成為不良貸款“主力”、扮演不良貸款“主角”呢?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內外兩個市場需求都大幅萎縮,制造企業普遍陷入困境,影響了資金的周轉效率,降低了資金的流動性,造成企業資金占用增加、還款難度加大、不良貸款增多。
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制造業不良貸款的攀升,也不完全是客觀原因和企業自身的原因,銀行信貸理念和策略方面的問題,也是制造業不良貸款攀升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首先,制造業貸款數量的增加與銀行信貸規模的擴大不協調、不同步,是造成制造業不良貸款攀升的深層原因。眾所周知,金融危機爆發后的兩三年時間內,銀行信貸資金的投放可謂達到了極致,3年不到的時間,向市場整整投放了20多萬億元貸款。但是,投放給制造業的貸款卻遠不如政府融資平臺、開發企業和其他非生產性行業。由于信貸資金的天量投放,帶來了價格的快速上漲,制造企業的成本快速上升,效益急劇下降,形成了“兩頭擠壓”。那么,還有多少制造企業能夠承受呢?又如何不出現不良貸款上升的現象呢?
第二,銀行在信貸風險的防范上政策不統一、不對等,也是造成制造業不良貸款攀升的重要原因。我們注意到,在實行寬松貨幣政策、信貸資金天量投放時,制造業沒有得到相應的資金支持。相反,在貨幣政策緊縮時,銀行卻把收貸和防范風險的重點都放到了制造企業身上,絕大多數制造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都或多或少地被銀行壓縮了貸款規模,形成只收不放或多收少放,使原本就資金很緊張的制造企業更加難以運轉。最終,只能逾期不還或難以籌集資金償還。相反,對政府融資平臺和開發企業,銀行卻很少收縮貸款規模。尤其是政府融資平臺,不僅沒有收貸,反而在明里暗里的予以支持。這樣的經營策略和手段,怎能不造成制造業不良貸款的增加呢?
第三,稅收政策的越來越嚴、稅收強度的不斷加大,則是造成制造業不良貸款攀升的外在推力。雖然中央一再號召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減輕企業負擔。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樓市調控政策的出臺,“土地財政”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為了運行需要,加大了稅收征管力度。在企業效益普遍下降的情況下,稅收收入卻不降反升,稅收增長速度仍然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企業效益增長速度。從近日剛剛公布的民營企業500強,利潤和稅收基本持平,也可以看出制造企業的稅收負擔有多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制造企業也就不得不將經營資金用來繳稅、繳費,出現不良貸款,也就非常自然了。
最后,融資成本過高,制造企業實際可利用的信貸資金規模變小,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因為,絕大多數制造企業獲得的銀行信貸資金,融資成本都在法定利率兩倍以上。在企業經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有多少企業能夠承受如此高的融資負擔呢?
總之,對制造業成為不良貸款攀升的“主力”和“主角”,決不能只從企業身上找原因,不能只把不良貸款上升看作是企業不講誠信。而應當更多地從外部環境上找問題,從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幫助企業提高信譽,最終幫助銀行化解信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