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臨近年末,上半年以來不怎么被看好的銀行理財產品重新進入投資者的視野,不少銀行推出的中短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破5”,面對各家銀行推出的眼花繚亂的理財產品,我們該如何選擇?
答:今年6月8日和7月6日,央行兩次下調了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使得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相應的“水降船低”。銀監會于2011年9月叫停了各銀行以攬存為目的的超高收益短期理財產品的發行,該類產品幾乎絕跡江湖,即使有部分短期理財產品,其收益率也應聲下降,漸趨合理。因此,今年以來,各家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逐步下降,即使臨近年末,許多中短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基本在5%以內。
投資者在選擇一款銀行理財產品時除了考慮收益率問題外,還應該多考慮一些其他因素。
一是要考慮購買的理財產品的風險問題。目前商業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絕大部分投資于央票、同業拆借、債券回購等,該類理財產品投資起點相對較低,風險較小,同時收益率也相對較低;而一些理財產品是銀行利用自身資源代為發行的信托類理財產品,該類產品往往起點較高,銀行一般只針對高端客戶進行營銷,產品的投資范圍有可能是目前國家信貸政策禁止銀行介入的行業,高收益的同時也意味著高風險。因此投資者在面對一款理財產品時要多了解一下該產品的投資范圍,盡量挑選在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的銀行理財產品。
其次,應當注意銀行理財產品的起息日。封閉式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有產品募集期,產品募集期結束后才開始正式起息。投資者在面對兩款投資期限一樣的理財產品時,一款收益率較高,但起息日較晚,另一款收益率相對較低,但起息日較早。仔細計算后,可能還是收益率較低,但起息日較早的理財產品的實際年化收益率高。因此,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除了比較產品的收益率外,也要比較一下產品的起息日期。
再次,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不要只局限于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而應當進行適當的資產配置。現階段,銀行代為發行的債券型開放式基金就是一項不錯的投資選擇。今年以來,各類債券型基金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一般而言,債券價格隨銀行利率的下降而上漲。從目前來看,我國經濟增速與通貨膨脹率處于下行通道,未來降息可能性較大,投資債券基金可能會有不錯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