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媒體披露,意大利政府希望中國購買意大利國債并投資其戰略行業公司,幫助該國走出金融危機。盡管這一消息最終沒有得到意大利官方認可,但是對于中國而言,卻的確應該未雨綢繆地思考戰略性援助歐洲的相關問題了。
歐債危機的持續蔓延已開始嚴重傷害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型經濟體,共同參與應對危機有一定必要性。更為重要的是,從之前歷次外部經濟體援助金融危機的經驗觀察,經濟體間的援助絕不意味著單方面付出,最終結果往往能夠實現共贏。其中的關鍵則在于,如何把握好資金援助方自己的利益與訴求。
歐債危機源于2008年的次貸危機,但是實際的市場影響力卻比次貸危機還要嚴峻。至少次貸危機不會導致美國經濟徹底崩盤,也不可能導致美元被徹底拋棄。而歐洲則不同,雖然整個歐洲依然能夠屹立不倒,但是類似希臘等歐洲中小經濟體未必能夠渡過難關。12日,希臘1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588個基點,達到歷史新高103.84%,其5年期主權信用違約掉期費率也急升至3950基點,同樣創下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希臘在未來五年時間里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至98%。同樣,意大利也即將迎來還債高峰期,如果沒有外界援手,出現債務違約的概率也非常大。
事實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經濟與海外市場的聯系早已經是密不可分。正因此,歐債危機劇烈波動直接抑制了中國A股市場的表現,而中國對歐商品出口也持續處于疲弱態勢之中。如果希臘、意大利等經濟體出現債務違約,必然會進一步打擊整體投資信心,傷害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中國在全球經濟惡化過程中顯然不僅無法受益,反而會同樣受到巨大沖擊和損失。與之相反,如果憑借中國龐大的規模外匯儲備資金,對一些債務困境中的經濟體施以援手,則有可能阻止債務危機蔓延的鏈條,通過重樹市場信心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是各經濟體共贏的結果。
當然,汲取之前兩次全球危機援助的經驗與教訓,中國需要在施以援手的同時,兼顧自身經濟利益。歷史上最為典型的兩次危機援助,一是二戰之后美國對歐洲的經濟援助,即歐洲復興計劃,史稱馬歇爾計劃;二是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主導的對亞洲經濟體的援助。這兩次危機援助行為的經驗表明,援助方從來都不是單一的付出,而是在援助的同時提出自身利益和政策訴求,并以此為實施援助的基本前提。比如馬歇爾計劃,規定受援國必須購買一定數量的美國貨;撤除關稅壁壘,取消或放松外匯管制;把本國和殖民地出產的戰略物資供給美國,保障美國私人投資和開發的權利等等。而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要求受援經濟體實施緊縮經濟政策、整頓并開放金融市場、實施貿易自由化、規范企業監管框架等。
中國對歐實施經濟援助完全應該,也必須以自身利益保障為前提,因為這并不是一次“學雷鋒”式的災害救援,而是以經濟規則為前提的利益共贏。從歷史上兩次援助的反饋經驗看,援助方直接干預受援方經濟政策往往會引發政治和公眾的反感,但他們對以世貿組織原則為框架的貿易自由化、市場開放則并無疑義。所以筆者建議,應該盡快擬議對歐洲債務危機援助的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在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或者投資資金援助的同時,提出兩點要求:一是以規范財政貨幣政策和債務償還次序保障中國援助資金的基本安全;二是要求歐洲經濟體開放市場準入,特別是優先采購中國商品、開放對華技術輸出政策、開放中資對歐戰略企業產業投資等等。
只要這兩個基本條件能夠得到滿足,中國外儲援歐之旅就能夠保證各方經濟利益,是一個必須要實施的雙贏戰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