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銀行業遭遇金融海嘯,眾多商業銀行深陷危機。美國銀行業曾經的兩大翹楚——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更已跌掉90%的市值,面臨窘境。從國際銀行業的發展看,銀行業并非一個高成長性、高利潤率的行業。在此情形下,為何中國銀行業能夠獨善其身,在全球一枝獨秀?
近年來我國銀行業的高速發展,和體制、機制改革是分不開的,銀行業通過引資、上市、加強公司治理等,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了贏利能力。但必須看到,中國銀行業的高利潤主要是由利率管制下的高利差保證的,在利率沒有真正的市場化之前,銀行利潤帶有某種壟斷性質;另一方面,銀行不良貸款的損失沒有從利潤中扣除,潛在的風險損失沒有計算,如果把這一部分計算在內,利潤就會大打折扣。
盡管我國已經涌現出一大批民營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也基本實現了公司化治理,但銀行業的市場競爭仍不夠充分,行政和商業意義上的“雙重壟斷”,仍是中國銀行業的基本特征。由此帶來的高額利潤不僅不值得驕傲,反而更值得警惕。去年對于房貸利率優惠,各國有商業銀行始終磨磨蹭蹭,原因無非是執行7折房貸利率優惠后,銀行業每年會損失200億元利潤。再如信用卡“全額罰息”規定,雖然最近被工行取消,但卻沒有其他銀行跟進,這一霸王條款每年為銀行帶來多少“利潤”,我們不得而知。
更關鍵的問題是,由于我國銀行業的利潤絕大部分來自存貸差,要維持高利潤,就會傾向于多放貸。如果貸款更多地流向中小企業還好,但現實中卻主要流向了大投資、大項目,導致“一頭過熱,一頭過冷”。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曾指出:我國商業銀行經過股份制改革,利潤動機增強了,但作為有特殊社會責任的金融機構,社會意識稍顯淡薄,表現之一就是未遵守央行限制貸款規模的指導,導致國內信貸增長過快。
今年1月31日,溫家寶總理在倫敦金融機構訪問時還透露,中國銀行業不良資產為2.5%,處于歷史新低。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銀行業離金融現代化的要求仍有差距:公司治理還不完善,內控機制仍不健全,基礎管理比較薄弱,風險管理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更需提升。
在金融危機持續不見底的情況下,在看到銀行業成績的同時,也不可沾沾自喜、掉以輕心,需要多找找自身不足,反思并補足自身的短板,加快市場化改革,勇于承擔社會責任。(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