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8日電 臺灣《旺報》18日刊載臺灣淡江大學大陸學生蔡博藝的投稿文章,作者認為在兩岸交流擴大的過程中,兩岸人民實際上并沒有真正了解對方。在這背后隱藏的其實是隨著大陸的發展,臺灣民眾所產生的不自信,“不自信的臺灣人在和大陸打交道時顯現出的多是逃避和輕視。”
文章摘編如下:
來臺讀書的時間已經有1年多了,對于周遭的生活環境,我已經熟悉得如在地人一般。不論是交通線路,美景美食還是活動信息、熱門網站,這些生活中基本元素的使用方式,我已經能熟練運用。大陸朋友來臺灣游玩總是會找我當“地接”;周末時,在熱鬧非凡的淡水河邊,我甚至能為臺灣其它地方來的游客精確指路;在臺北搭出租車,有的司機已經不再問我從哪里來,而是夸我普通話講的真標準,誤以為我是外省第三代;雖然八個音的“臺灣式”普通話學起來艱難的猶如一門外語,但是平時我還是會拿諸如“真的假的”“是哦”“挖哉啊”“好呷”這類的詞組來充數當個假“呆丸郎”。
臺灣走在臺北街頭,遇到大陸同胞也早已司空見慣,很多著名景點甚至感覺不到正港的臺灣氣息,除非是抗議集會,會有喇叭里高分貝的喊話。不然多數時候去類似馬英九辦公室、自由廣場之類的景點,能聽到更多的是來自大陸南腔北調的普通話。
自開放陸客臺灣行以來,每年來臺觀光的大陸旅客大幅增長。對于大陸人來說,去臺灣旅行已經不再是比上月球還難之事。兩岸的交流越來越熱絡,各層級交流活動業已形成慣例,ECFA簽訂之后,雙方經貿往來更加頻繁,而我本人也受惠于開放陸生來臺就學之政策。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