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七日電 (記者 路梅)業界期待已久的兩岸金融監理合作諒解備忘錄(MOU)十六日完成簽署換文,這是首次由兩岸金融監管機構直接簽署文件,臺灣輿論對MOU的簽署評價積極,金融業者也摩拳擦掌。
臺灣十七家主要報紙中,《聯合報》、《中國時報》、《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自由時報》等十二家報紙將兩岸簽署MOU的新聞刊登在頭版頭條,詳細介紹MOU簽署內容及影響。
《聯合報》的報道指出,目前八家臺資銀行已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其中七家都可升格分行。保險業和證券業都可以到大陸設立分支機構,放寬合資對象,承攬業務范圍也可適度擴大。金融業正爭取,將來兩岸進行ECFA談判時,讓臺資銀行可提前承作人民幣業務,如此有助島內銀行拓展大陸臺商業務,進而提升銀行獲利。
《經濟日報》列舉數字指出,封閉多年的兩岸金融市場即將邁入新的里程碑。明年一月十六日MOU生效后,大陸境內合格投資人(QDII)便可依規定在總額百分之十的限額內投資臺股;以十月底大陸QDII規模三千七百億元人民幣計算,可投資臺股金額三百七十億元。若以證監會核準QDII總額度一成計算,臺股最多可添增新臺幣一千億元資金活水。
該報社論指出,兩岸MOU的形式及效益超越一般MOU,具有多元重大意義,其不僅打開兩岸金融業的往來通道、兼為市場開放定調,并為兩岸互動開啟第三條路,更為其后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協商創造新機,讓兩岸經貿關系進入開大門、走大路的時代,但真正的挑戰也將接踵而至。
社論說,雙方以務實的簡體文及繁體文、使用“大陸方面”及“臺灣方面”的名稱、以換文等形式完成簽署程序,實是在WTO模式(世界貿易組織下的關稅領域)及兩會模式(;鶗、海協會)之外,開啟了第三條簽署協議的路徑。這是兼顧國際慣例、形式對等及雙方需求下難能可貴的成果,新模式讓未來合作有了更多可能。
兩岸MOU的另一效益,是讓雙方監理機關建立制度性的對話機制,降低金融服務業者的管制成本與政策不確定性,并有利于化解彼岸金融市場的實質進入障礙。
社論指出,MOU的簽署,不只給予臺灣金融服務業更大的發展舞臺,且其能否成功享用大陸市場開放的收益,亦將是場硬碰硬的實力戰。依國際規范簽署的兩岸金融MOU,將讓兩岸經貿今后的往來開始開大門走大路,亦即很難再以隱晦不明的內規、針對性的行政指導及岐視性的人為干預,進行選擇性決策,這對兩岸企業、經濟發展都是正向之舉,因為企業經營最需要的就是透明、一致化政策,有利于長期布局。
《工商時報》的報道說,MOU的簽訂讓臺灣的外資圈松了一口氣,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對投資信心將有正面效應,強化ECFA將于明年第一季底至第二季初簽定的信念。
據“中央社”報道,臺灣行政部門發言人蘇俊賓表示,兩岸簽署銀行、保險與證券期貨金融監理合作諒解備忘錄,有助臺灣產業;上海證券業臺商認為MOU能夠幫助他們進入大陸市場;駐港臺資券商認為,由于臺灣金融業在國際上已落后,兩岸MOU的簽署對臺灣金融業有加分作用。
報道指出,目前已在大陸設立辦事處據點的臺資銀行,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臺商聚集地,未來也將是臺資銀行集中的主要戰場。
[ 責任編輯:陽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