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澀的面孔拿著高考成績單,正在向象牙塔大門內的風景張望;一群年輕的面孔即將拿著學位證書,走出象牙塔大門,走向人生下一段旅程。
告別四年大學生活,就業和離愁別緒一樣嚴肅地擺在面前。
政策導向、經濟形勢、城市發展、文化背景、價值取向,這些可能影響就業的因素之間的關聯和變化,被看作是社會思潮的“年中總結”,因此備受關注。
日前,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研究團隊制作的《2015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回流意愿調查報告》出爐,對應屆畢業生就業選擇,特別是回鄉就業的意愿和原因進行了數據采集和專業處理分析。
新文化記者通過與應屆畢業生的面對面交流,和對就業問題專家的采訪,對該報告的結論進行了分析和論證。
調查初衷
這份調查報告是東北師大傳媒科學學院大三學生車雨璠提出意向并主創完成的。這個來自四川成都的女孩對畢業后的去向早就做好了打算:回到四川,在成都或是臨近的其他城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和同學們交流時,她發現,全班大部分同學都和她一樣有著回鄉就業的打算,這讓她產生了好奇,“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安逸的人,所以我希望回到父母身邊工作。沒想到,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打算,而不是去北上廣,有人甚至想回到縣城工作。這樣的現實很有趣,大家的就業觀有可能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
車雨璠上網查詢,那些關于大學生回流就業的報道證實了她的判斷。
是什么原因誘發了回流現象?
影響大學生回鄉就業的因素是什么?
學歷、專業、性別、生源地,這些條件和回流現象有關系嗎?
回鄉就業會是一個持續發展的就業趨勢嗎?
在車雨璠看來,這些信息是很有價值的,不僅對即將面臨就業問題的她和同學們,對所有在校大學生乃至整個社會都是有意義的。但是網上的各類新聞報道和論文、評論中并沒有認真充分地闡述這些問題,于是,她決心以此作為課題,用自己所學的數據新聞的專業調查方法進行論證。
車雨璠的想法得到了指導老師黃松愛副教授的支持,并建議采取網絡問卷的方式采集數據樣本。
在設置問卷問題之前,車雨璠向即將畢業的大四學長們進行了采訪,向他們了解更全面的就業想法和意見,一周時間制作出了50道問題的調查問卷,借助專業網絡調查機構的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采集樣本。
6月17日,長達15頁的分析報告在經過多次校正核準后正式出爐。
2012年起回流就業現象明顯
綜合數據表現,41.8%的畢業生希望回鄉就業,68.5%對回鄉就業持接受態度。吉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鄭志宏對記者說,大學生回鄉就業的現象在2012年開始就有了比較明顯的表現,從最近幾年的統計和分析中不難看出,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近年來吸引大學生就業的能力有所減弱,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經濟發達的地市級城市等二、三線城市的就業率逐年上升,甚至一些沿海沿江的縣市級城市也很受青睞,比如江陰市。
985、211高校畢業生熱衷北上廣
在“非常不想回鄉就業”的那9.5%群體中,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全部來自985、211高校,北上廣是他們的理想選擇。
孫全和蘇科是吉大軟件學院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同班4年,畢業后,他們依然可以在北京時常見面。孫全在一家相當不錯的軟件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蘇科則成功簽約諾基亞公司。
孫全老家是云南一個小鎮,從西南到東北,這四年所做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心中的夢想:到北京去闖出一番天地。孫全拒絕回到云南老家,他堅定地認為,從985高校走出去的學生更應該到中國人才最聚集的北京去。
蘇科老家在內蒙古大草原,藍天白云、草原奔馬,4年里她沒少向同學們炫耀家鄉的美好。如今,作為家里唯一女孩的她卻毫不猶豫地選擇北京。“學習軟件工程的大學生就是要到中國政治、經濟、科技的中心,只有在那里,才能學以致用,有所作為。我還年輕,世界那么大,干嗎不去看看?”
他們相信,在北京不會孤獨,他們的很多同學都以各種方式進京了,有考研的,有進國企的,還有創業的。
東北師大傳媒學院的高亞楠也進京了,她來自黑龍江,是全班唯一進京從事對口專業的學生,畢業于211高校的她將成為《讀者》雜志的編輯。
相比之下,許偉就多了幾分無奈。來自福州的他是長春理工大學微電子專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大四一年,投出不少于20封求職信,卻沒幫助他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謀到一份大公司、世界強企的合同。他得到的回復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話是:“我們需要的是985高校的畢業生,211的也可以。”
“這就是現實,我也只能接受。”最終,他被蘇州一家電子公司錄用,月薪5000元。
和許偉一樣,來自長春理工大學機械制造專業的王啟健和張衡也屢次求職碰壁。他們“一怒”考研,一個考上吉大研究生,一個考上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未來的路似乎瞬間寬闊許多。
記者從吉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得到的信息是,吉大、東北師大的畢業生在就業選擇上的要求普遍高于一般院校的畢業生,每年留在吉林省工作的畢業生并不多。
對此,長春工程學院副教授齊寧深有感觸,他認為目前院校門檻對學生就業的確有不小影響,很多學生回鄉就業是無奈的選擇,因為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找到滿意的工作太難,而回到家鄉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一份相對體面的工作則要簡單得多,盡管這個工作未必是他們最想要的。
記者注意到,盡管教育部在2013年針對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院校門檻”問題發布了禁令,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這一問題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隱形規則,仍然沒能完全解決。
[ 責任編輯:郭碧娟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郭碧娟
原稿件來源:新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