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0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分析了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對明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其中的一些新提法,應該如何理解?釋放了怎樣的政策信號?人民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幾位經濟學家。
結構性減稅
稅制結構內部優化
【名詞解釋】
結構性減稅:既區別于全面的、大規模減稅,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減的稅負調整。結構性減稅更強調有選擇的減稅,是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針對特定群體、特定稅種來削減稅負水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結構性減稅”,如何理解?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認為,這體現了財政宏觀調控的新內涵。
他認為,結構性減稅強調稅制結構內部的優化,強調貼近現實經濟的步伐,相對更為科學。有增有減的稅負調整,意味著稅收的基數和總量基本不變;而結構性減稅則著眼于減稅,稅負總體水平是減少的。
從結構性減稅的目的來看,顯然是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在當前外部需求明顯減弱的情況下,保經濟增長的重點就是擴大內需,就是要拉動投資和消費。明年1月1日起全國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就是一種結構性減稅。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企業用于設備購置等投入可抵扣增值稅,有利于鼓勵企業投資,加快技術改造和優化結構,提高市場競爭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擴大最終消費需求為重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高培勇認為,稅收政策在這方面也可發揮更大作用。比如個人所得稅改革,不能簡單地認為個人所得稅減稅就是調整扣除標準,而是應當在稅制改革的既定框架下,實行分類征收與綜合征收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使廣大居民的稅負水平更加公平合理,從而進一步促進消費。
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
重在熨平經濟波動
【名詞解釋】
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指貨幣政策“逆經濟風向行事”,當經濟增長過快、通脹壓力加大時,就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反之,當經濟增長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風險之時,貨幣政策則要適度寬松。
對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的“要發揮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的重要作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室主任彭興韻解釋說,所謂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實際上就是指“逆經濟風向行事”,當經濟增長過快尤其是高于潛在經濟增長率、通脹壓力加大時,就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緊縮貨幣供給與信貸,給過熱的經濟降溫,抑制過高的通脹率。反之,當經濟增長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風險之時,貨幣政策則要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量和信貸總量,刺激投資和消費。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貨幣政策實際上一直在進行反經濟周期調節的操作。今年7月份之后,爆發于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國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就是保經濟增長。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自9月中旬,貨幣政策就出現了方向性的轉變,將原來從緊的貨幣政策轉變成了不斷下調利率、下調存款準備金比率并放棄對商業銀行擴貸規模控制的寬松貨幣政策。
過去10余年來,中國貨幣政策在反周期的調節方面,已經經歷了兩次寬松的貨幣政策,主要任務就是為了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經歷了一次從緊的貨幣政策周期,主要任務是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
貨幣政策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彭興韻認為,反經濟周期的調節與保障流動性供給兩者并不是截然分離的。保障流動性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例如,直接降低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今年9月以來,央行幾次降息并調低存款準備金率,既是為了保增長的需要,也是為了支持金融體系流動性的需要。
最終消費需求與中間需求
細分需求,治標更要治本
【名詞解釋】
最終需求:指全社會的消費者對社會總產品的最終使用或消費。
中間需求:指生產者和商家為了轉售、為了進一步加工或制造而進行的購買需求。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志表示,無論從拉動經濟增長還是促進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都是既治標又治本的手段。
“最終需求”指的是全社會的消費者對社會總產品的最終使用或消費;而“中間需求”則是指生產者和商家為了轉售、為了進一步加工或制造而進行的購買需求。一般來說,社會生產現代化程度越高,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消費需求的乘數就越大,從而最終消費需求帶動的就業人口也就越多。
從中長期來看,如果沒有最終消費需求支撐,那么投資需求將成為無效投資即“泡沫”,而無效投資是無法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楊志說,投資的快速增長帶來的是中間需求,只有擴大最終消費需求,才能有效帶動投資需求增長。所以,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通過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國內生產能力,形成發展新優勢。”這在當前外需減弱、內需對“保增長”更為重要的情況下,具有更關鍵的意義。
如何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國家將大力促進農民消費,穩定發展住房消費和汽車消費,著力發展服務消費和旅游消費。這些措施的落實會不斷增強最終消費能力,將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真正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