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這個國家必將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一個強國”——訪前荷蘭駐華大使楊樂園
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18日電(記者劉黎)“上世紀60年代我在荷蘭駐華代辦處工作時,盡管中國經濟還比較封閉落后,但我已感覺到,這個國家必將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一個強國,必將在亞洲乃至世界舞臺上發揮積極作用,”前荷蘭駐華大使楊樂園(羅蘭·范登貝爾赫)日前談到他對新中國的印象時說道。
在法國巴黎以西100多公里的布勒特伊鄉間的家中,現年79歲的楊樂園接待了遠道而來的新華社記者。在與記者談到中國時,這位一生與中國淵源深厚的老人難以平靜。
1930年8月,楊樂園出生于上海,其父為荷蘭駐滬領事館領事。日本占領上海后,楊樂園隨家人輾轉香港和重慶,見證了戰亂時期中國的動蕩和苦難。1941年,楊樂園隨母親離華赴美國,1945年回到荷蘭。大學時期楊樂園在荷蘭萊頓大學攻讀漢學并獲得博士學位。在33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先后兩次擔任荷蘭駐華外交官,共有10年在北京度過。1995年退休后,楊樂園仍擔任一些與中國有關的社會職務,經常到中國訪問。
1941年楊樂園離開中國時,這個日軍鐵蹄下的東方國家給他留下的印象是衰敗分裂,百姓在戰亂中煎熬,國家前途未卜。然而時隔21年后,當他1962年重返中國擔任荷蘭駐華代辦處官員時,一切都已改變。
“那時的中國到處都管理嚴格,社會治安很好。舊的封建制度、軍隊體系徹底被推翻,貪官污吏沒有了。街道整潔,小偷、妓女、乞丐都不見了。看得出,中國已翻開了新的一頁,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過去徹底告別了,”楊樂園說。
回想60年代的北京,楊樂園說,那時物質條件比新中國成立前已經好了很多:水電供應充足,生活必需品有保障,公共交通改善。他說,新中國成立后受益最大的是新中國成立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貧苦大眾,他們的生活條件大幅改善。此外,中國政府興修公路、鐵路、橋梁、水利,全國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
60年代的中國給楊樂園的另一個重要印象是經貿活動的貧乏。“那時街道上比較冷清,商店很少,娛樂也少,”他回憶道,“那時荷中之間絕大部分貿易都是通過每年的廣交會進行,其他領域的雙邊交往也相當有限。”
這一情形在他第二次駐華時發生了急遽改變。1986至1992年,楊樂園再度赴華,這一次的職務是荷蘭駐華大使。此時,他強烈感受到荷中交往的快速升溫,而這一切得益于1978年中國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
“中國改革開放后的變化之快令人吃驚。我1984年訪華時,看到街頭的索尼、可口可樂的大廣告牌,簡直不敢相信,因為這在6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在80年代,許多事情變為可能。荷中工業、商貿、教育、科研合作有了許多新機會,”他說。
楊樂園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經濟迅速發展,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這些成就有目共睹。與此相伴的是荷中在經濟、科技、文教等領域往來的快速增多。擔任大使期間,他做了不少牽線搭橋的工作。他說,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荷中交往日益密切,各領域都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他對兩國關系的發展態勢深感欣慰,相信兩國交往有著廣闊空間。
在楊樂園家的書房里,占據整個墻壁的書架滿是有關中國的書籍。從楊父時代就開始收集的各種經史子集、辭典工具書,到楊樂園最近在互聯網上郵購的中國畫冊,琳瑯滿目。然而喜愛中國唐詩和中國畫的楊樂園說,他最大的遺憾是對中國及其歷史文化仍然了解太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魅力無窮。在我有生之年,我將繼續學習。”
談到對中國人的印象,楊樂園認為,中國人最大的優點是樂觀、積極。2007年,楊樂園走訪云南一個偏遠山村,那里的村民很窮,但他們豁達樂觀,對客人也很友好。“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中國人。不管經受了多少磨難,不管現實多么艱難,他們始終能保持樂觀,充滿希望地生活,這一點非常令人欽佩。”
楊樂園認為,一個如此頑強的民族,是不會被暫時的困難打垮的。“中國對人類文明史有過杰出貢獻。我從不懷疑中國將繼續在世界舞臺上占據重要一席,為人類文明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