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5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黃金之心
在中國,許多人把美元稱作“美金”,政府官員、商人和普通百姓都使用這個稱謂。因此,如果有中國人告訴你,他欠你100美金,千萬別指望這是一筆巨額財富,他只是打算還你100美元。
中國對美元作為金本位的印象十分深刻,即使在尼克松宣布解除美元與黃金掛鉤的機制后仍然如此。大約30年前,中國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一次重要會議上,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對一些政府高官預言說,中國有一天可能會擁有100億美元外匯儲備。所有聽眾陷入沉寂,因為這個數字似乎很難實現。
1986年11月,我曾作為翻譯參加鄧小平與紐約證交所主席約翰·范爾霖的會見。在會見中,鄧小平告訴范爾霖說:“你們現在非常富有,我們現在還在發展階段。我們應該虛心地向你們學習,在股票、證券方面你們都是專家,你們比我們懂得多,我們中國也要搞自己的股票市場。”這是中國快速經濟增長的序曲。中國外匯儲備現在已達2萬億美元,其中1.5萬億投資于美元資產。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聚焦于中國手中的美元。
許多人未曾記起,中國這些年以來曾出現過美元短缺或對美元短缺的恐慌。例如,上世紀80年代,政府要求大家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結果就是,美元成為身份的象征。盡管有強制兌換的要求,許多人仍保留美元或以通脹的匯率購買美元。
沒人確切知道,美元是從何時開始緩慢地、不可逆轉地失去光彩。現在,中國許多商店不再接受外國銀行發行的美元信用卡。而且外國人用美元兌換人民幣也有了限額。過去,人們持有美元沒有什么直接目的。現在,似乎只有送孩子到海外讀書、出國旅游或到國外做生意時才需要它。
北京最近要求增加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的特別提款權,中國的呼吁更主要的是要對美國敲警鐘。許多中國人越來越擔心美國資產的縮水。我們仍把美元叫做“美金”。但美國不應想當然地認為,這種狀況永遠不會改變。(作者高志凱,伊文譯)